时间: 2025-04-29 08:5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54:29
原文展示:
病中忆外
平安例报寄征邮,
病掩深闺独自愁。
为检药方时强坐,
频看宝镜懒梳头。
玉钗敲折寒生袖,
银烛挑残月上钩。
寂寞夜深清不寐,
听残连漏到鸡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生病期间,独自在闺房中思念外界的心情。常常得到平安的信报寄来,但因病卧床,心中满是愁苦。为了查看药方,勉强坐起身来,却懒得梳理自己的头发。玉钗不小心敲折了,寒冷的袖子让她感到更加凄凉;银烛微弱地照着,仿佛在钩住残月。夜深人静,孤寂难眠,耳边只能听到漏水的声音,一直到鸡叫。
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隐含了古代文人对病痛、孤独、思乡等主题的普遍关注,反映出清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懿淑,清代女诗人,生活在清代中后期,她的诗歌多表现女性的内心世界,感情细腻,常常反映出深闺生活的孤独与愁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生病期间,正值孤独和病痛交加之时,因而表达了对外界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病中孤寂的心态。诗人以“平安例报”开篇,体现了对外界关心的渴望,但紧接着的“病掩深闺独自愁”则转向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女性在家中独处的凄凉感受。
“为检药方时强坐,频看宝镜懒梳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病中女性的无力与无奈,虽想要照顾自己,却因病痛而无力去做。接下来的“玉钗敲折寒生袖”更是以意象传达出一种凄冷感,象征着美丽的凋零与生活的困境。
最后几句“寂寞夜深清不寐,听残连漏到鸡筹”,通过听觉描绘了夜的宁静与孤独,极具画面感和情感的共鸣。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女性在封闭环境中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孤独病痛中对外界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体现出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的脆弱和敏感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陆懿淑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宝镜”象征什么?
A. 名利
B. 自我形象
C. 外界的关注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友情
B. 孤独与思念
C. 自然风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懿淑的《病中忆外》与王维的《鸟鸣涧》在情感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内心孤寂的状态。陆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王诗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宁静之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