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捣衣诗

《捣衣诗》

时间: 2025-05-04 00:47:34

诗句

长安城中秋夜长。

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近远。

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

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绝候雁。

鸳鸯楼上望天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7:34

原文展示: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白话文翻译:

在长安城中,漫漫秋夜显得格外悠长。美丽的女子在锦石上捣着流黄(指染料)。那香甜的杵声和纹理的砧板声,传来传去,令人感到无比凄凉。七夕时节,银河闪烁;中秋之夜,明月高悬。边塞的孤雁已绝迹,而在鸳鸯楼上,我静静地仰望那遥远的天狼星。

注释:

  • 长安城: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富丽。
  • 流黄:一种黄色的染料,常用于丝绸。
  • 香杵:捣衣用的杵,散发香气。
  • 纹砧:砧板上有纹理,可能暗示手艺精细。
  •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
  • 长河:指银河,象征分隔两地的距离。
  • 蠮螉:一种水鸟,象征孤独。
  • 天狼:指天文学上的天狼星,象征远方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子升,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见长,风格典雅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捣衣诗》创作于秋夜,表现了佳人捣衣时的孤独与思念,可能与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离别的普遍性有关。

诗歌鉴赏:

《捣衣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孤独。开头两句直接描写了长安城的秋夜和佳人的身影,使人感受到一种悠长的时间感。佳人捣衣的动作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更蕴含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对远方的思念。香杵和纹砧声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悲凉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佳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七夕与中秋,两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人们对团圆与爱情的渴望。尤其是“绝候雁”一词,更加突出了一种失落感,孤雁的形象映衬出佳人的孤寂,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距离的遥远。最后一句“鸳鸯楼上望天狼”,又将思念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天狼星作为遥远的象征,寓意着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同时也暗示着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捉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传达了诗人对爱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安城中秋夜长。
    描述长安的秋夜漫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佳人锦石捣流黄。
    佳人正在捣衣,象征着生活的细致与美丽。

  3. 香杵纹砧知近远。
    杵声和砧声传递着空间的距离感,表现出思念的情绪。

  4. 传声递响何凄凉。
    声音的回响中蕴含着凄凉的情感,暗示内心的孤独。

  5. 七夕长河烂。
    提到七夕,象征着爱情的期盼与渴望。

  6. 中秋明月光。
    中秋的明月,则象征团圆与思念。

  7. 蠮螉塞边绝候雁。
    绝候雁的意象,强化了孤独感与失落感。

  8. 鸳鸯楼上望天狼。
    最后一句通过天狼星的描写,引发深远的思考与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佳人与孤雁的对比,突出孤独情感。
  • 拟人:声音的传递如同情感的传递,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
  • 象征:七夕与中秋象征着爱情与团圆,强化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与思念,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出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夜:象征寂静与思绪的延续。
  • 佳人:美丽的象征,代表着爱情与美好的回忆。
  • 香杵与纹砧:象征着生活的细致与劳动的美。
  • 明月:传统中代表着团圆与思念的意象。
  • 孤雁:象征孤独与失落,反映内心深处的情感。
  • 天狼:遥远的象征,代表思念的深邃与不可触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城”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繁华
    C. 离别
    D. 自然

  2. “佳人锦石捣流黄”中的“流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花
    C. 一种染料
    D. 一种药材

  3. 诗中提到的“天狼”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远方的思念
    C. 自然现象
    D. 战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思念,但李白的诗中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直接而浓烈。
  • 《月下独酌》:李白在月夜中独酌,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洒脱,与《捣衣诗》的悲凉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 崇政殿详定幕次偶题 送吴叔开南征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送别韩虞部 招叶致远 还自舅家书所感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北山三咏其二——觉海方丈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欧歌 虎字头的字 魚字旁的字 木材 包含潮的成语 圆冠方领 疾结尾的成语 耳字旁的字 媚妩 包含隔的词语有哪些 倾囊相助 无巧不成书 拍手叫好 梅河豚 靡靡之声 斗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日转千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