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7:34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在长安城中,漫漫秋夜显得格外悠长。美丽的女子在锦石上捣着流黄(指染料)。那香甜的杵声和纹理的砧板声,传来传去,令人感到无比凄凉。七夕时节,银河闪烁;中秋之夜,明月高悬。边塞的孤雁已绝迹,而在鸳鸯楼上,我静静地仰望那遥远的天狼星。
温子升,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见长,风格典雅而富有情感。
《捣衣诗》创作于秋夜,表现了佳人捣衣时的孤独与思念,可能与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离别的普遍性有关。
《捣衣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孤独。开头两句直接描写了长安城的秋夜和佳人的身影,使人感受到一种悠长的时间感。佳人捣衣的动作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更蕴含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对远方的思念。香杵和纹砧声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悲凉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佳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七夕与中秋,两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人们对团圆与爱情的渴望。尤其是“绝候雁”一词,更加突出了一种失落感,孤雁的形象映衬出佳人的孤寂,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距离的遥远。最后一句“鸳鸯楼上望天狼”,又将思念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天狼星作为遥远的象征,寓意着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同时也暗示着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捉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传达了诗人对爱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长安城中秋夜长。
描述长安的秋夜漫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佳人锦石捣流黄。
佳人正在捣衣,象征着生活的细致与美丽。
香杵纹砧知近远。
杵声和砧声传递着空间的距离感,表现出思念的情绪。
传声递响何凄凉。
声音的回响中蕴含着凄凉的情感,暗示内心的孤独。
七夕长河烂。
提到七夕,象征着爱情的期盼与渴望。
中秋明月光。
中秋的明月,则象征团圆与思念。
蠮螉塞边绝候雁。
绝候雁的意象,强化了孤独感与失落感。
鸳鸯楼上望天狼。
最后一句通过天狼星的描写,引发深远的思考与情感。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与思念,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出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长安城”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繁华
C. 离别
D. 自然
“佳人锦石捣流黄”中的“流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花
C. 一种染料
D. 一种药材
诗中提到的“天狼”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远方的思念
C. 自然现象
D.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