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52
千尺雄关拱蓟门,
曈昽晓日映长垣。
双扉不锁滩头水,
绕郭年年碧涨痕。
千尺高的雄伟关隘环绕着蓟门,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长长的城墙。
滩头的水面不锁闭双扇门,
每年都在城郭周围留下碧绿的痕迹。
李如枚,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描写山水、边塞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安定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古北口的雄伟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自豪感。
《古北口晓行》通过描绘古北口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壮丽的山河与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诗的开头以“千尺雄关拱蓟门”引入,描绘出高耸的关隘,给人一种巍峨壮观的感觉。这种雄伟感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国家防线的重要性的一种隐喻。接着“曈昽晓日映长垣”通过晨曦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诗中“双扉不锁滩头水”则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水面流淌,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绕郭年年碧涨痕”则通过水位的变化,隐喻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这首诗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感,也渗透着诗人对家国的深切情感,展现出自然、历史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
“千尺雄关”中的“雄关”指的是什么?
本诗描绘的主要景象是?
“曈昽晓日”中的“曈昽”描述的是哪一时段的景象?
对比《古北口晓行》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古北口晓行》更侧重于边关的历史感与爱国情怀,而《登鹳雀楼》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广阔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