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古北口晓行

《古北口晓行》

时间: 2025-05-02 05:45:52

诗句

千尺雄关拱蓟门,曈昽晓日映长垣。

双扉不锁滩头水,绕郭年年碧涨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52

原文展示:

千尺雄关拱蓟门,
曈昽晓日映长垣。
双扉不锁滩头水,
绕郭年年碧涨痕。

白话文翻译:

千尺高的雄伟关隘环绕着蓟门,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长长的城墙。
滩头的水面不锁闭双扇门,
每年都在城郭周围留下碧绿的痕迹。

注释:

  • 千尺:形容关隘的高度,"千"表示极高。
  • 雄关:指雄伟的关隘,通常是战略要地。
  • 蓟门:古代的蓟门,是北京的重要关口。
  • 曈昽:形容清晨的光线,意指晨曦。
  • 长垣:长长的城墙。
  • 双扉:指两扇大门。
  • 滩头水:指门前的水面。
  • 绕郭:环绕城墙。
  • 碧涨痕:指水面上涨,留下的青绿色痕迹。

典故解析:

  • 蓟门:古代的一个重要军事关口,位于今北京的北部。在历史上,蓟门是防守的重要地点,象征着国家的安全。
  • 雄关:与古代战争、边防密切相关,反映了诗人对国防的关注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如枚,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描写山水、边塞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安定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古北口的雄伟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自豪感。

诗歌鉴赏:

《古北口晓行》通过描绘古北口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壮丽的山河与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诗的开头以“千尺雄关拱蓟门”引入,描绘出高耸的关隘,给人一种巍峨壮观的感觉。这种雄伟感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国家防线的重要性的一种隐喻。接着“曈昽晓日映长垣”通过晨曦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诗中“双扉不锁滩头水”则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水面流淌,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绕郭年年碧涨痕”则通过水位的变化,隐喻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这首诗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感,也渗透着诗人对家国的深切情感,展现出自然、历史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尺雄关拱蓟门:描写了雄伟的关隘,展现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2. 曈昽晓日映长垣:晨曦照耀下的城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
  3. 双扉不锁滩头水:描绘门前的水面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度。
  4. 绕郭年年碧涨痕:通过水位的变化,隐喻着历史的变迁,流露出对时光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尺雄关”与“曈昽晓日”,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比喻:通过“雄关”隐喻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 象征:水面上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雄关:象征国家的安全与防御。
  • 晓日: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滩头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 碧涨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尺雄关”中的“雄关”指的是什么?

    • A. 高耸的山
    • B. 重大的军事关口
    • C. 壮丽的河流
      答案: B
  2. 本诗描绘的主要景象是?

    • A. 城市的繁华
    • B. 古北口的自然风光
    • C. 人们的生活
      答案: B
  3. “曈昽晓日”中的“曈昽”描述的是哪一时段的景象?

    • A. 黄昏
    • B. 清晨
    • C. 正午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对比《古北口晓行》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古北口晓行》更侧重于边关的历史感与爱国情怀,而《登鹳雀楼》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广阔的视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偶成 上湖广总领赵郎中 书彭仲诚诗诚卷后 湖庄述怀 邵武赵使君挽章二首 上李郎中嘉言二首 偶成 毛希元提干有庐山癖既卜筑居这又作龙楼与玉 挽致政朝散王大夫章二首 十月一日陪使君领客之湖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转弯抹角 调三惑四 立刀旁的字 包含搅的词语有哪些 出羣蹄 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食不餬口 动杌 蒙陋 示字旁的字 冶叶倡条 总角之交 矜开头的成语 制持 旷达不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