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栖霞四首 其四

《游栖霞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4-27 12:18:19

诗句

府帖昨夕下,许奉半月急。

遂作兹山游,惘恍忧思失。

古迹堕榛莽,久久失修葺。

南唐石塔好,岿然对人立。

高碣缠蛟龙,奇画耐风日。

明旦丹阳路,万感当毕集。

说似石翁婆,皆须为余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8:19

原文展示:

游栖霞四首 其四
作者: 周文璞 〔宋代〕

府帖昨夕下,许奉半月急。
遂作兹山游,惘恍忧思失。
古迹堕榛莽,久久失修葺。
南唐石塔好,岿然对人立。
高碣缠蛟龙,奇画耐风日。
明旦丹阳路,万感当毕集。
说似石翁婆,皆须为余泣。

白话文翻译:

昨夜收到书信,急需奉上半月的供奉。
于是我来到了这座山游玩,感到迷惘与忧思交织。
古老的遗迹被杂草覆盖,长久以来无人修缮。
南唐的石塔依然挺立,巍然屹立在面前。
高耸的碑石缠绕着龙形的雕刻,奇特的画面经受着风雨。
明天的丹阳路上,所有的感慨将汇聚一处。
就像那石翁石婆,皆需要为我而泪流满面。

注释:

  • 府帖:指官府的书信或命令。
  • 许奉:指允诺供奉。
  • 惘恍:迷惘、恍惚。
  • 堕榛莽:被杂草覆盖。
  • 南唐石塔:指南唐时期的石塔,代表着古代建筑的美。
  • 岿然:巍峨屹立的样子。
  • 高碣:高耸的碑石。
  • 缠蛟龙:形容雕刻的精美。
  • 明旦:明天的早晨。
  • 丹阳路:指通往丹阳的道路。
  • 石翁婆:指石雕的老翁和老妇,象征着古老的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文璞,宋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兼具哲理性。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作者游历栖霞山时,受古迹沧桑和个人思绪的影响,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栖霞山游览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开篇提到“府帖昨夕下”,让人感受到一种急迫与不安,而随之而来的游山则是对这种情绪的一种释放与转化。古迹的破败与无人修缮的现状,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与失落,表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南唐石塔好,岿然对人立”,描绘了古老遗迹的坚固与美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这让诗人心生敬仰。而“高碣缠蛟龙,奇画耐风日”则将诗人的情感升华,描绘出古代工匠的技艺和艺术的永恒。最后几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慨与古老的石翁石婆相联,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府帖昨夕下:诗人昨夜接到书信,心中的紧迫感由此生发。
    2. 许奉半月急:急需奉上半月的供奉,暗示着生活的压力。
    3. 遂作兹山游:决定来这里游山,寻找心灵的慰藉。
    4. 惘恍忧思失:游山途中,心中却充满迷惘和忧愁。
    5. 古迹堕榛莽:古老的遗迹被杂草覆盖,表现出历史的沧桑。
    6. 久久失修葺:长久以来没有得到修缮,感叹人事的无常。
    7. 南唐石塔好:南唐时期的石塔依旧美观,体现古代建筑的风采。
    8. 岿然对人立:巍峨屹立,仿佛与人对话,传达历史的厚重。
    9. 高碣缠蛟龙:高耸的碑石上雕刻着龙的形象,象征着力量与艺术。
    10. 奇画耐风日:这些雕刻经得起风雨的洗礼,表现了艺术的永恒。
    11. 明旦丹阳路:明天的路上,诗人将要面对更多的感慨。
    12. 万感当毕集:所有的情感将在此时汇聚。
    13. 说似石翁婆:石翁石婆的存在象征着历史的沉淀。
    14. 皆须为余泣:诗人感受到历史的悲伤,情感深沉。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石翁婆”比喻历史的沉重与沧桑,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 拟人:古老的石塔与碑石仿佛有生命,与诗人对话,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高碣缠蛟龙,奇画耐风日”,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深思。

意象分析:

  • 府帖:象征着生活的压力与责任。
  • 古迹:代表着历史的沧桑与遗忘。
  • 南唐石塔:体现古代文化的辉煌与永恒。
  • 高碣缠蛟龙:象征着力量与艺术的结合。
  • 石翁婆: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府帖”指什么?

    • A. 书信
    • B. 诗篇
    • C. 信物
    • D. 画作
  2. “南唐石塔好”中,石塔象征什么?

    • A. 人生
    • B. 历史
    • C. 文化
    • D. 现代
  3. 诗人最后感到“皆须为余泣”的原因是?

    • A. 对古迹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迷茫
    • C. 对人事无常的感叹
    • D. 对自然的感悟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孤独感和人文情怀,但更倾向于表现自然的宁静。
  • 李白《庐山谣》:在表现壮丽山河的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豪情与壮志,情感更加激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林下招胡长官(一作寄招胡明府) 送长安罗少府 刘补阙西亭晚宴 登望云亭招友 早发庐江涂中遇雪寄李侍御 种花 同友人看花 归故园 羽林郎 送崔约下第归淮南觐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贞鲠 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哀声叹气 众目睽睽 止开头的成语 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臼头深目 毋字旁的字 走马赴任 潜图问鼎 牙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飞熟 丹铅甲乙 起音 釒字旁的字 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解语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