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8:19
游栖霞四首 其四
作者: 周文璞 〔宋代〕
府帖昨夕下,许奉半月急。
遂作兹山游,惘恍忧思失。
古迹堕榛莽,久久失修葺。
南唐石塔好,岿然对人立。
高碣缠蛟龙,奇画耐风日。
明旦丹阳路,万感当毕集。
说似石翁婆,皆须为余泣。
昨夜收到书信,急需奉上半月的供奉。
于是我来到了这座山游玩,感到迷惘与忧思交织。
古老的遗迹被杂草覆盖,长久以来无人修缮。
南唐的石塔依然挺立,巍然屹立在面前。
高耸的碑石缠绕着龙形的雕刻,奇特的画面经受着风雨。
明天的丹阳路上,所有的感慨将汇聚一处。
就像那石翁石婆,皆需要为我而泪流满面。
作者介绍:周文璞,宋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兼具哲理性。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作者游历栖霞山时,受古迹沧桑和个人思绪的影响,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栖霞山游览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开篇提到“府帖昨夕下”,让人感受到一种急迫与不安,而随之而来的游山则是对这种情绪的一种释放与转化。古迹的破败与无人修缮的现状,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与失落,表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南唐石塔好,岿然对人立”,描绘了古老遗迹的坚固与美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这让诗人心生敬仰。而“高碣缠蛟龙,奇画耐风日”则将诗人的情感升华,描绘出古代工匠的技艺和艺术的永恒。最后几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慨与古老的石翁石婆相联,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府帖”指什么?
“南唐石塔好”中,石塔象征什么?
诗人最后感到“皆须为余泣”的原因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