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行行歌十首 其十

《山行行歌十首 其十》

时间: 2025-04-27 10:02:43

诗句

砌穴萧森隔土桥,项梁城颂最萧条。

羽衣歌此招魂魄,直送幡旗上九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2:43

原文展示:

砌穴萧森隔土桥,
项梁城颂最萧条。
羽衣歌此招魂魄,
直送幡旗上九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森的环境,砌成的小洞与土桥相隔,显得格外寂静。项梁城的颂歌回荡着,显得更加冷清。有人在此唱着羽衣歌,目的是为招魂送灵,直送到高空九霄之上。

注释:

  • 砌穴:指用石头或砖块砌成的洞穴。
  • 萧森:形容环境萧条、幽静。
  • 隔土桥:指在土壤上修建的桥,给人一种隔绝的感觉。
  • 项梁:历史人物,项羽的叔父,项梁城是指与他有关的地方。
  • 羽衣歌:古代一种祭祀或招魂的歌曲。
  • 魂魄:灵魂,魂与魄的合称。
  • 幡旗:指祭祀时用来招魂的旗帜。
  • 九霄:天空,形容高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文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常以清新、明快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或许是作者在某次山行途中,见到一处荒凉的地方,因而产生的感慨,抒发对历史与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阴郁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刻画,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开头两句通过描写“砌穴萧森”和“隔土桥”,为整首诗奠定了孤寂的基调。这种环境的设定使得后文的情感表达更加沉重,历史人物的提及也增加了诗的厚重感。接着,诗人提到“羽衣歌”,这种古老的招魂仪式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也反映了生与死的哲思。最后一句“直送幡旗上九霄”,则将目光上升至高空,给人以超脱的感受,似乎在诉说着对生命的追寻与对灵魂归属的渴望。整首诗在哀伤中又透出一种超然,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砌穴萧森隔土桥:描绘了一个幽静、荒凉的环境,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2. 项梁城颂最萧条:提到历史人物项梁,通过颂歌的方式更显得环境的冷清。
  3. 羽衣歌此招魂魄:引入了古代祭祀文化,表现对逝去灵魂的召唤。
  4. 直送幡旗上九霄:表达了对灵魂归宿的期盼,渴望灵魂能飞升至高远之处。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砌穴萧森”与“隔土桥”,形成一种平衡的美感。
  • 比喻:通过“羽衣歌”来比喻对逝者的怀念,赋予歌曲更深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灵魂归宿的渴望,展现了一种悲凉而又超然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砌穴:象征着幽闭与孤独。
  • 羽衣歌:代表着对亡者的怀念与祭祀文化。
  • 幡旗:象征着灵魂的归属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羽衣歌”主要用于什么目的?
    A. 祝福
    B. 招魂
    C. 饮宴

  2. “砌穴萧森”中的“萧森”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寂静
    C. 欢乐

  3. 诗中的“项梁城”是指谁的颂歌?
    A. 项羽
    B. 项梁
    C. 李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对生命与孤独的思考,但更偏向豪放与浪漫。
  • 杜甫《春望》:对历史的沉痛感受,情感也更为深沉与悲壮。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落魄·离京口作 石鼻城 鹤叹 蝎虎 雨中花慢 万菊轩 至真州再和二首 其一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习近 效死疆场 泉雨 鬼灵精 欺世惑俗 兰怨桂亲 越分妄为 寸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包含拭的词语有哪些 水村山郭 不落人后 龙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推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