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9:33
沧浪临古道,道上若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沧浪河旁边的古道上,尘土飞扬。这里有沧浪峡,谁是那些无所事事的人呢?
作者介绍:储光羲(约721年-约779年),字君度,号白云,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风格清新,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内心惆怅之时,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无常的感慨与对于自然的思考。
《沧浪峡》是一首短小精炼的诗作,通过对沧浪河和古道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诗中“沧浪临古道”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流逝,古道上的尘土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而“自有沧浪峡”则引入了一种哲学思考,虽然环境荒凉,却有一种天然的存在,似乎在提醒人们,无论如何,生活依然在继续。最后一句“谁为无事人”更是引人深思,暗示着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无所事事者?这是对人生态度的拷问,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与对生活意义的探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沧浪”指的是:
A. 一种风景
B. 一条河流
C. 一种动物
“自有沧浪峡”中的“峡”指的是:
A. 山谷
B. 河流的狭窄部分
C. 古道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孤独与思考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储光羲的《沧浪峡》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储光羲更加强调环境的荒凉与孤独,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