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5:54
梁园开胜景,轩驾动宸衷。
早荷承湛露,修竹引薰风。
九酝倾钟石,百兽协丝桐。
小臣陪宴镐,献寿奉维嵩。
在梁园美丽的景色中,皇帝的车驾正在这里游览。
清晨的荷花上沾满了露珠,修长的竹林送来了阵阵清风。
美酒在钟形的石器中倾倒,百兽齐鸣如同丝桐的乐声。
小臣们陪伴在宴席上,恭贺长寿,奉上维嵩的祝福。
“九酝倾钟石”隐喻美酒的丰盛,表现了宴席的奢华和欢乐。“百兽协丝桐”则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明宴会不仅是饮食的享受,也是音乐的欣赏。
韦安石(约公元740—约公元796年),唐代诗人,字彦回,号龙门,擅长诗歌,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宴会场景,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作于韦安石应制参加梁王的宴会时,表达了对美好自然和宴会欢愉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宴饮文化的重视。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热闹的宴会场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开篇“梁园开胜景”便引入了美丽的自然,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如“早荷承湛露”,展现出清晨荷花上的露珠,表现了自然的清新和生命的活力。而“修竹引薰风”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优雅和舒适,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诗中的“九酝倾钟石”和“百兽协丝桐”构成了宴会的高潮,展现了丰盛的酒席和欢乐的气氛,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小臣陪宴镐,献寿奉维嵩”,则体现了对主人和宴会的尊重,表现出唐代士人对礼仪的重视。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温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诗歌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和宴会欢愉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诗中的“早荷承湛露”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自然的宁静
B. 生命的活力
C. 酒席的丰盛
“百兽协丝桐”中的“丝桐”比喻了什么?
A. 美酒
B. 音乐声
C. 动物的叫声
诗中提到的“小臣”代表了哪一类人?
A. 地位较高的官员
B. 地位较低的官员
C.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