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4:58
原文展示: 洛阳马叟世称贤,童稚相看四十年。只道诗名传宇内,宁知酒债满江边。蓬蒿久没扬雄宅,虾菜聊随范蠡船。此日将书付归雁,不胜清泪湿吴笺。
白话文翻译: 洛阳的马叟被世人称为贤人,从童年相识至今已有四十年。只知道他的诗名传遍天下,却不知他的酒债也遍布江边。他的居所已被蓬蒿淹没,如同扬雄的旧宅,而他如今只能随波逐流,像范蠡一样依靠虾菜为生。今天我将这封信交给归雁,不禁泪流满面,泪水沾湿了吴地的纸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著称。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境遇的同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袁凯在得知洛阳友人马叟的消息后,感慨其境遇而作,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描绘了友人马叟的境遇和作者的情感。诗中“诗名传宇内”与“酒债满江边”形成鲜明对比,既赞扬了马叟的文学成就,又揭示了其生活的困顿。“蓬蒿久没扬雄宅”和“虾菜聊随范蠡船”则进一步通过典故,形象地描绘了马叟的孤独和贫困。结尾的“不胜清泪湿吴笺”则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思念,使整首诗充满了感伤和温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同情。通过描绘友人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困境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能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洛阳马叟”是指: A. 洛阳的一位老者 B. 洛阳的一位诗人 C. 洛阳的一位贤人 D. 洛阳的一位酒徒 答案:C
诗中“诗名传宇内”与“酒债满江边”形成的是: A. 并列关系 B. 对比关系 C. 因果关系 D. 递进关系 答案:B
诗中“蓬蒿久没扬雄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不胜清泪湿吴笺”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惊讶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