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5:52
谁称为近侍,宜与牡丹尊。
霞綷千千叶,香撩黯黯魂。
红楼思侠少,宝髻奉王孙。
剩插不堪照,颜衰汴水浑。
谁称得上是近侍,应该和牡丹一起高贵。
霞光映照着千千片叶,香气撩动着暗淡的灵魂。
在红楼中思念那位侠少,宝髻为王孙所奉。
剩下的花儿已不堪照耀,容颜衰老如浑浊的汴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个人情感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梅尧臣寄情于千叶楼子和芍药的情境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旧。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卉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的“谁称为近侍”,引入了侍从的身份,暗示与美的牡丹相伴,表现出一种渴望与羡慕。接下来的“霞綷千千叶,香撩黯黯魂”,通过色彩与香气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象征着美好事物对心灵的触动。
“红楼思侠少,宝髻奉王孙”,诗人通过对红楼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侠少和王孙的形象则代表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最后两句“剩插不堪照,颜衰汴水浑”,不仅是对花朵的叹息,更是对自身衰老的感慨,隐喻着时光的流逝与无情。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反映了梅尧臣对美的向往和对时光的无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谁称为近侍,宜与牡丹尊。”
诗人质疑谁能够与牡丹齐肩,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身地位的反思。
“霞綷千千叶,香撩黯黯魂。”
描写自然景色,霞光照耀着树叶,香气引发内心的感慨,表现出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红楼思侠少,宝髻奉王孙。”
透出对往昔的怀念,侠少和王孙的提及,则暗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剩插不堪照,颜衰汴水浑。”
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暗喻时光流逝的无情,映射出人生的悲凉。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美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花卉的美丽与衰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近侍”指的是:
A. 侍从
B. 朋友
C. 亲戚
D. 哥哥
“霞綷千千叶”中的“霞”意指:
A. 雨水
B. 彩霞
C. 夕阳
D. 月光
诗人提到的“侠少”象征着:
A. 贫穷
B. 理想与憧憬
C. 失落
D. 现实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