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9:26
满江红 牡丹花谢凄然有作
作者: 汪石青
惨绿愁红,春去也了无颜色。
没情的三番两次,风颠雨急。
嫩叶香消能几日,繁华如梦无消息。
任朱幡百尺系金铃,终岑寂。
阑干外,珠钿湿。
空怅望,胭脂泣。
是断肠时候,伤心痕迹。
春意三分归幻化,柔魂一缕还萧瑟。
对流莺,百啭燕呢喃,情何极。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凋零和离愁。万物凋零,春去后只剩凄凉的色彩,曾经的繁华似梦,现如今却无影无踪。即使有华丽的装饰,也掩盖不了内心的寂静与失落。阑干外面,珠钿因雨而湿,空自怅望,仿佛胭脂也为之泪流。此时正是心断肠的时刻,留下伤痕累累。春意已然化为幻影,柔情似水却又变得萧瑟。对着黄莺的啼鸣和燕子的呢喃,情感愈加沉重而无法自已。
作者介绍:汪石青,近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感,作品常带有忧伤与感慨。
创作背景:在春天的季节里,看到花朵凋谢,触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进而创作出此诗。
《满江红 牡丹花谢凄然有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凋零与内心的失落。诗的开头便以“惨绿愁红”展现了春去后的凄凉景象,给人一种失去生机的感觉。接着,诗人用“没情的三番两次,风颠雨急”来说明外界环境的无情与反复,表现出自然对生命的无情侵袭。
诗中“嫩叶香消能几日”则暗示着短暂的美好与脆弱的生命,接下来的“繁华如梦无消息”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朱幡和金铃的描写,虽华丽,却也显得孤寂,最终的“终岑寂”更是将诗人的失落感推向高潮。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空怅望,胭脂泣”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悲伤。而“春意三分归幻化”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春的生机似乎已化为泡影,留下的只是淡淡的忧伤。
最后,诗人用“对流莺,百啭燕呢喃,情何极”结束,全诗在对自然的描绘中透出无尽的情感,既有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春天的凋零与生命的无常展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与对生命脆弱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惨绿愁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希望
答案:B
“朱幡百尺系金铃”这一句的作用是?
A. 描述环境
B. 强调华丽
C. 表达孤寂
答案:C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生命的无常
C. 爱情的甜蜜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