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9:16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唐代〕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急迫的战争情景。信使如流星般飞速传递消息,虎符象征着征兵令。紧急的呼喊声在四周回响,仿佛夜空中的鸟儿在鸣叫。阳光照耀着紫微星,三公们正在权衡决策。天地间似乎达成了一种和谐,海面也显得澄清。有人问这是为何,答曰楚国正在征兵,准备渡过泸水,前往云南作战。然而士兵们心中怯懦,酷热的天气使得远行更加艰难。长声号哭,告别亲人,日月的光辉显得如此惨淡。泪水流尽,化为鲜血,心中悲痛无声。被困的野兽如同猛虎,穷困的鱼儿在鲸口前挣扎。千次出征却难以归来,投身战场又岂能全身而退?如何能够挥舞武器,唯有希望有苗将军能平定这一切。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飘逸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李白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大背景的交融,充满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与战乱频繁时期,李白通过描绘战争的紧迫和士兵的苦难,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生命的珍视。
这首诗以其紧凑的结构与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深刻体现了李白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士兵命运的关怀。开篇以“羽檄如流星”描绘出紧张的战争气氛,快速传递的命令与呼喊声充满紧迫感,令人身临其境。通过“虎符”与“群鸟皆夜鸣”的对比,展现了战场上生死交替的惨烈。
在描写士兵的情感时,李白通过“长号别严亲”与“泣尽继以血”等句子,深刻地揭示了士兵与亲人间的无奈与悲伤,传达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创伤。诗中“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出士兵在生死边缘的绝望,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战争全局的悲叹。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与情感的共鸣,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助,给予读者深刻的思考。李白通过这首诗,不仅记录了战争的残酷,更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生命的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战争为背景,探讨了士兵的命运与内心的挣扎,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生命的珍惜,展现了李白对历史与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羽檄如流星”中的“羽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类
B. 传递命令的信件
C. 一种武器
D. 一种乐器
诗中的“虎符”象征着什么?
A. 和平的象征
B. 征兵的权令
C. 富贵荣华
D. 家庭的幸福
“困兽当猛虎”这一句表达了士兵的什么状态?
A. 自由
B. 绝望与无助
C. 勇敢
D. 富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