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行二首

《江行二首》

时间: 2025-05-06 18:14:18

诗句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

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行纪添新梦,羁愁甚往年。

何时京洛路,马上见人烟。

初程风信好,回望失津楼。

日带潮声晚,烟含楚色秋。

戍旗当远客,岛树转惊鸥。

此去非名利,孤帆任白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4:18

原文展示

《江行二首》
作者:司空图〔唐代〕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
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行纪添新梦,羁愁甚往年。
何时京洛路,马上见人烟。

初程风信好,回望失津楼。
日带潮声晚,烟含楚色秋。
戍旗当远客,岛树转惊鸥。
此去非名利,孤帆任白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江边旅行的情景。第一首中,广阔的土地分隔着吴国和塞外,枫树高高映衬着楚地的天空。春天的曲塘在细雨中结束,夜深时船只的声音逐渐响起。行程中增添了新的梦想,而我心中的忧愁却比往年更重。何时能在京洛的路上,看到人烟?

初次出发时,风信很好,回望时却失去了靠岸的楼阁。夕阳带着潮汐的声音,烟雾中含着楚地的秋色。戍楼的旗帜是远方客人的标志,岛上的树木令惊鸥飞起。这次出行不是为了名利,孤帆随意,任凭白发苍苍。

注释

  • 吴塞:指的是古代吴国与边塞地区的分界。
  • 枫高:高耸的枫树。
  • 曲塘:弯曲的塘边。
  • 羁愁:被拘束的忧愁。
  • 京洛:指的是京城和洛阳。
  • 风信:指风向的信号,通常意味着好的天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字子长,号云间,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尤其以其山水诗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司空图的旅行之际,表达了他在行旅途中所见的风景以及内心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行与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江行二首》是司空图在江边旅行时创作的一组诗,展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全诗以江水为线索,交织着时间与空间的感受。第一首诗描写了江边的宽阔与分隔,枫树在秋天的映衬下显得愈加鲜明,给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感觉。随着春天的结束,细雨连绵,夜晚的船声依稀可闻,增添了旅途的孤独感。

“行纪添新梦,羁愁甚往年”,诗人通过回顾过去,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愁苦。行旅不仅是身体的移动,也是心灵的探索,诗人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孤独与思考。第二首诗里,初程的美好与失去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回望失津楼的无奈,更显得人生的无常。夕阳与潮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戍旗与惊鸥则象征着漂泊与不安。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赞美,诗人在追求名利的路上,最终选择孤帆任白头,体现出一种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
    描绘了广阔的地形与分隔的吴国与塞外,枫树高大映照在楚地的天空,展现了自然的壮丽。

  2. 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曲塘的春天已结束,细雨纷飞,夜深时船只的声音逐渐传来,渲染了孤寂的气氛。

  3. 行纪添新梦,羁愁甚往年。
    在旅途中增加了新的梦想,但内心的忧愁却比往年更加沉重,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心灵的负担。

  4. 何时京洛路,马上见人烟。
    期待着何时能在去往京洛的路上见到人烟,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

  5. 初程风信好,回望失津楼。
    初次出发时的天气很好,然而回望时却失去了靠岸的楼阁,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

  6. 日带潮声晚,烟含楚色秋。
    夕阳伴随着潮声,烟雾中带着楚地的秋色,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景象。

  7. 戍旗当远客,岛树转惊鸥。
    戍楼的旗帜在远方的客人面前飘扬,岛上的树木令惊鸥飞起,表现出一种孤独与不安。

  8. 此去非名利,孤帆任白头。
    这次出行不为了追逐名利,而是任凭白帆随意漂泊,体现出超然洒脱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对比鲜明,增强了句子的韵律感。
  • 拟人:如“烟含楚色秋”,赋予烟雾以情感,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比喻:如“孤帆任白头”,将人生比作航行,饱含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旅行的感受,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孤独的体悟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诗人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选择了超然的态度,体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冷清而美丽。
  • :代表着旅程和流动的生活。
  • 戍旗:象征着远方的牵挂与孤独。
  • 孤帆:代表了超然与自由的人生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戍旗”象征什么?

    • A. 名利
    • B. 孤独
    • C. 友谊
  2. 诗中提到的“京洛路”指的是哪两个地方?

    • A. 南京与洛阳
    • B. 北京与洛阳
    • C. 上海与洛阳
  3. 诗人为什么选择“孤帆任白头”?

    • A. 为了追求名利
    • B. 为了自由与超然
    • C. 为了寻找朋友

答案

  1. B. 孤独
  2. B. 北京与洛阳
  3. B. 为了自由与超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旅行中的思考与感慨,但司空图更侧重于孤独与内心的哲理,而王维则更多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司空图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缚虎行 司农笏 题画 赏花夜归图 墨竹 读刘静脩诗 得文敬双塔寺和章诏之不至四叠韵奉答 送罗时泰宪副备泸叙 次韵答邵户部文敬前后得七首 其四 雨睡得鸣治诗次韵奉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才盘盘 诗誉 曾玄 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胁肢 逾假不归 同舟共命 等米下锅 守节不淫 震澹 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灵场 斤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