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3:40
节将飞飏去,牙郎卖弄馀。
唐臣不负国,惟有一尚书。
节日将要过去,年轻的郎君在卖弄余兴。
唐代的臣子们没有辜负国家,唯有一位尚书。
“唐臣不负国”,这里可以理解为唐代的官员忠诚于国家,表现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历史上,唐代的官员普遍被认为有一定的政治理想和才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的赞美。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得,号石山,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诗风豪放、用词考究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并常常融入政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局复杂的年代,诗人通过对唐代的赞美,表达对理想政治和贤能之士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节日将尽的情景,开头两句通过节日的飞逝与年轻男子的炫耀形成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节日象征着欢乐与团聚,而年轻郎君的卖弄则暗示着对浮华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空虚的反思。后两句突出了对唐代官员的钦佩,尤其是尚书这一职务,传达出诗人对理想官员的渴望与对国家的关切。整首诗在形式上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与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年轻人的浮躁与对理想政治的渴求,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
诗词测试:
诗中“牙郎”指的是:
a) 年轻的女子
b) 年轻的男子
c) 年老的人
d) 官员
“唐臣不负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唐代官员的失望
b) 对唐代官员的赞美
c) 对国家的无所谓
d) 对历史的无感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对年轻人的批评
c) 对理想官员的渴望
d) 对节日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