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午炊祖教寺

《午炊祖教寺》

时间: 2025-04-23 13:27:48

诗句

青田白水插秧时,行尽山坡路转低。

初日漏云时涨润,踏歌声里子规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27:48

原文展示:

午炊祖教寺
作者: 韩淲 〔宋代〕
青田白水插秧时,
行尽山坡路转低。
初日漏云时涨润,
踏歌声里子规啼。

白话文翻译:

在青田白水的田间插秧时,
走完山坡后,路渐渐变低。
初升的太阳透过云层,洒下滋润,
在踏歌的声音中,听到杜鹃鸟的啼鸣。

注释:

  • 青田:指青色的稻田。
  • 白水:形容水清澈见底。
  • 插秧:是农事活动之一,将稻苗插入田中。
  • 行尽山坡:走完山坡的路。
  • 初日漏云:初升的太阳透过云层。
  • 涨润:滋润的意思,形容雨水或露水的滋养。
  • 踏歌声:指唱着歌行走,表达一种欢快的心情。
  • 子规啼:子规是杜鹃鸟,啼鸣声清脆,常与春天的景象相关。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农耕文化和春天的生机。杜鹃啼鸣在古诗中常常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淲,字次郎,号石溪,宋代人,以诗词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农耕时节,正值春夏交替之际,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农田劳动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午炊祖教寺》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农事活动的诗作。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春季田野。青田和白水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而插秧这一农事活动则表现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和对生活的热爱。

初日透过云层的景象,给人带来了温暖与希望,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踏歌声与子规啼的结合,既表达了农民的欢愉,也暗示着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也反映了宋代农村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解析:

  • 青田白水插秧时:开篇直接引入季节和活动,展现出田园的美丽和农民的辛勤。
  • 行尽山坡路转低:描绘了行走的过程,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 初日漏云时涨润:通过“初日”和“漏云”的描写,表现出光影变化带来的生机。
  • 踏歌声里子规啼:最后一句将人和自然的声音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初日漏云”,将自然现象与时间结合,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对仗: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如“踏歌声里”,使自然与人类的活动生动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意象分析:

  • 青田:象征着富饶与生机。
  • 白水:清澈与纯净,象征着自然的真实与美好。
  • 初日:新生与希望,象征着一天的开始。
  • 子规啼:自然的声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田”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稻田
    B. 青色的山丘
    C. 青色的河流
    答案: A

  2. “子规啼”主要指哪种鸟的叫声? A. 麻雀
    B. 杜鹃
    C. 燕子
    答案: B

  3. 诗中“踏歌声”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悲伤
    B. 欢快
    C. 愤怒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杜甫
    • 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但《春夜喜雨》更多集中于雨水对植物的滋养,而《午炊祖教寺》则侧重于田园生活的乐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闻雁 梅花绝句十首 其八 刈获後书事 樊氏庄龟泉 今日史课偶少暇戏作五字 岁暮与邻曲饮酒用前辈独酌韵 寺居夙兴 自嘲 清都行 游卧龙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兼覆无遗 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下结尾的成语 凿空投隙 貝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琢玉成器 气生气死 人世沧桑 示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商法 蛛网 绥纳 眢井 典身卖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