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1:04
张若澄秋林叠嶂图
作者: 弘历 〔清代〕
底事林峦爱寄情,
每看文笔洒然清。
生秋庭里诗为画,
炼雪斋中弟继兄。
隔岁萦怀吟且置,
一番触目兴偏生。
碧云天在高山外,
题作排空雁字横。
这首诗表达了对山林的热爱与感情,每次欣赏到这幅画作时,心中便涌现出清新洒脱的文思。在秋天的庭院中,诗句仿佛成为了画作,而在炼雪斋中,家族的弟弟与兄长继承着这种艺术情怀。即便隔了一年,思念依然萦绕在心头,眼前的一切让人情不自禁地产生灵感。高山之外,碧蓝的天空中,雁字排成行,正如我所题写的那样。
“炼雪斋”是清代文人常用的书房名,象征着清雅的生活情趣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诗中提到的“弟继兄”可能暗指诗人对文艺传承的重视,体现了家族文化的延续。
作者介绍:弘历(即清高宗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积极提倡文化艺术,自己也有较高的书法和诗词造诣,因此创作了大量诗词。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其统治时期,正值盛世,文人雅士频繁聚会交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艺术创作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们的生活情趣与文化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林峦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开篇即以“底事”引入,带有一种轻松的语气,仿佛在与读者交流内心的感受。诗中不仅有对山林的赞美,更有对诗词和画作的思考,体现了文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结合。
在“生秋庭里诗为画”一句中,诗人将秋天的庭院与诗画相结合,暗示自然景色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而“炼雪斋中弟继兄”则传达了对家族文化的重视,表现出中华文化中的传承精神。随着诗歌的推进,思念之情愈加浓烈,最后以“碧云天”收尾,给人一种开阔与豁达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贯穿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强调了文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在自然与艺术间的和谐共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炼雪斋”是指什么?
A. 一种茶
B. 书房
C. 一座山
诗中“隔岁”指的是多长时间?
A. 一个月
B. 一年
C. 五年
诗的主题主要是围绕哪个方面?
A. 爱情
B. 自然与艺术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同样表现了对山水的热爱,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而弘历的《张若澄秋林叠嶂图》则更多地融合了艺术创作的感悟,体现出两者在主题上的异同与各自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