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3:00
放舟渺入水云乡,曲径通幽草木香。
古树摩空凝暮霭,奇花舞景媚初阳。
目无嚣俗来禅境,应有烟霞贮客囊。
瓶钵随缘聊可托,不辞信宿此山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驶入一个水雾缭绕的地方,路径曲折幽静,伴随着草木的芬芳。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傍晚的雾气凝聚在空中,奇特的花卉在初升的阳光下翩翩起舞。诗人心中无挂无碍,置身于宁静的禅意之中,似乎有烟霞可供旅人收藏。生活随缘而安,愿意在这山中的小屋里过夜。
徐维城,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徐维城的诗风受到王维的影响,追求一种淡泊明志的境界。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一次游览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幽静与美丽,因而激发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境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求。
这首《化成庵》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开篇“放舟渺入水云乡”,诗人用“渺”字形象地传达出他在大自然中渺小的感觉,仿佛与周围的美景融为一体。接下来的“曲径通幽草木香”,则通过“曲径”和“幽”二词,描绘出一幅幽静的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安宁与和谐。
古树与奇花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诗人将古树与暮霭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时间的积淀与自然的变化,而“奇花舞景媚初阳”则展示了生命的活力与美丽。接下来,诗人强调了宁静的心态,表明自己无欲无求,心灵得到了升华。
最后两句“瓶钵随缘聊可托,不辞信宿此山房”,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认为生活应当随缘,愿意在这片自然中安居。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道家与佛教的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放舟渺入水云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A. 自由自在
B. 无所事事
C. 忧愁满怀
D. 归属感
“目无嚣俗来禅境”中的“嚣俗”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世俗的纷扰
C. 心灵的安宁
D. 生活的贫穷
诗人愿意在这山房中过夜,主要体现了他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名声
C. 自然与宁静
D. 旅行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