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2:10
忽见桃花出小红,因惊十月起温风。
岁功不得归颛顼,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转添云气漫成虹。
虾蟆蛱蝶偏如意,旦夕蜚鸣白露丛。
忽然看到桃花绽放出小小的红色花朵,因而惊讶十月竟然吹起温暖的风。
这一年的辛勤劳作竟然无法归于上天,冬天的到来怎能忍受对火神的依赖?
没有星辰能带来好的雨水,反而增添了云气,漫天形成了彩虹。
蛤蟆与蝴蝶似乎都很如意,早晚在白露的丛中翩翩起舞。
刘基(1311-1375),字士俊,号季高,明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作为明初重要的文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气象和情感。
《立冬日作》创作于明代,正值立冬时节,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表达了对气候变化的不安与感慨。诗歌中呈现的奇异天气,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立冬时节的奇异气候,通过桃花的绽放与温风的吹拂,展现出自然界的反常现象。诗人在开头用“忽见桃花出小红”引入,直接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用“因惊十月起温风”表达了对气候变化的惊讶与不安。诗中表现出一种失落感,“岁功不得归颛顼”,意味着人们辛苦的劳作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被天意左右,令人感到无奈。
此外,诗中提到“未有星辰能好雨”,表现出对气候干旱的忧虑,而“云气漫成虹”则暗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变化。最后以“虾蟆蛱蝶偏如意”结束,似乎又在提醒人们,无论如何,生命仍在继续,万物仍有其生存的空间和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微妙的惆怅与乐观交织的情感。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惊讶与无奈,反映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思考,同时也传达了生命的坚韧。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祝融”指的是什么?
诗中“桃花出小红”意味着什么?
将《立冬日作》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前者着重描写气候变化带来的情感,而后者则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与幽远,二者在主题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