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招隐(五首)

《招隐(五首)》

时间: 2025-05-02 16:19:48

诗句

流水千百折,白云三四峰。

上有喷壑泉,下有凌霜松。

中有一老人,坐啸岩间风。

素发垂两肩,朱颜映青瞳。

年纪将百龄,容貌如孩童。

长跪前致辞,子非列仙翁。

笑谓汝孺子,语汝使心通。

我生不偶俗,遗身在蒿蓬。

结庐白水边,采药青林中。

世语我不接,世士我不逢。

箪瓢我不忧,轩盖我不崇。

自耕足我食,自息安我躬。

冥冥绝思虑,默默全和冲。

持此摄吾生,仰荷元化功。

何必插羽翰,远逐浮丘公。

再拜受斯言,廓然如发蒙。

投簪谢知己,一去无回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19:48

原文展示

招隐(五首)
作者:刘基 〔明代〕

流水千百折,白云三四峰。
上有喷壑泉,下有凌霜松。
中有一老人,坐啸岩间风。
素发垂两肩,朱颜映青瞳。
年纪将百龄,容貌如孩童。
长跪前致辞,子非列仙翁。
笑谓汝孺子,语汝使心通。
我生不偶俗,遗身在蒿蓬。
结庐白水边,采药青林中。
世语我不接,世士我不逢。
箪瓢我不忧,轩盖我不崇。
自耕足我食,自息安我躬。
冥冥绝思虑,默默全和冲。
持此摄吾生,仰荷元化功。
何必插羽翰,远逐浮丘公。
再拜受斯言,廓然如发蒙。
投簪谢知己,一去无回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隐居的老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的开头描绘了山水的美丽,接着描写了这位老人,他在风中坐着,白发披肩,面色红润,眼睛明亮,似乎有着孩童般的容颜。尽管年事已高,但他并未被世俗所困扰,反而选择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他说自己不与世俗交往,生活简单,心中宁静,享受着自给自足的快乐。他的思想自由,内心平和,认为不需要追求浮华的生活。最终,他向年轻人传授了这样的道理,表达了对现实的超脱。

注释

  • 蒿蓬:指的是生长在荒野的草,象征着朴素的生活。
  • 箪瓢:古代的简单器具,指代简朴的生活。
  • 元化功:指的是自然的化育之力,强调对自然的依赖和信任。
  • 列仙翁: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象征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季高,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文学上尤以诗词见长,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作品多反映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招隐》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的逃离和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清静的思想。

诗歌鉴赏

《招隐》是一首颂扬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与敬重。诗的开头以流水和白云描绘出宁静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个适合隐居的理想场所。接着,诗人通过对老人的描写,展现了他超然的心境与洒脱的生活态度。老人虽年近百岁,却保持着孩童般的容颜,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豁达。诗中反复强调对世俗的超脱,表达了诗人对不拘泥于世俗名利的向往。通过对老人的对话,诗人传达出一种人生哲学,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拒绝外界的干扰。《招隐》不仅是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流水千百折,白云三四峰:描绘了山水的优美景色,营造了隐居的环境。
  2. 上有喷壑泉,下有凌霜松:进一步描绘自然的清幽,强调隐士所处的环境。
  3. 中有一老人,坐啸岩间风:引入主人公,老人的安坐表现出他的从容与淡泊。
  4. 素发垂两肩,朱颜映青瞳:老人虽年迈,但面容依然红润,体现了内心的安宁。
  5. 年纪将百龄,容貌如孩童:强调老人的超凡脱俗,内外兼修。
  6. 长跪前致辞,子非列仙翁:老人以恭敬的态度对待年轻人,表达出对仙人的崇敬。
  7. 笑谓汝孺子,语汝使心通:以亲切的语气传授人生哲理,强调心灵的沟通。
  8. 我生不偶俗,遗身在蒿蓬:明确表态不愿与世俗相交,选择隐居生活。
  9. 结庐白水边,采药青林中:描绘隐居的生活场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10. 世语我不接,世士我不逢:拒绝世俗的交流,强调内心的独立。
  11. 箪瓢我不忧,轩盖我不崇:赞美朴素的生活,拒绝奢华。
  12. 自耕足我食,自息安我躬:自给自足,生活简单而安宁。
  13. 冥冥绝思虑,默默全和冲:内心宁静,无所挂虑,达到和谐的境界。
  14. 持此摄吾生,仰荷元化功:强调自然的力量,依赖于自然的滋养。
  15. 何必插羽翰,远逐浮丘公:对追求名利的反思,表达了对浮华的鄙视。
  16. 再拜受斯言,廓然如发蒙:感激老人的教诲,内心豁然开朗。
  17. 投簪谢知己,一去无回踪:表明与世俗告别的决心,隐士的归隐之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上有喷壑泉,下有凌霜松”,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隐居生活比作一种理想状态,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招隐》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反映了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与摒弃,展现了道家哲学的深刻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变化。
  • 白云:代表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老人:象征智慧与超脱,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越。
  • 药草:代表自然的馈赠,隐喻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老人是如何形象的?

    • A. 年迈但精神焕发
    • B. 疲惫不堪
    • C. 仙风道骨
    • D. 以上皆是
  2.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排斥
    • C. 无所谓
    • D. 感到厌倦
  3. 诗中“冥冥绝思虑,默默全和冲”表现了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C. 对生活的迷茫
    • D. 对他人的关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刘基的《招隐》更加注重对隐士内心世界的描写,而陶渊明则更多地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强调内心的宁静,后者则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寄西镛黄大闻) 山壮劝酒 好溪山 醉蓬莱(舟次东山忆西湖旧游) 木兰花慢(寿秘监) 征招 画蛾眉(寓豆叶黄) 琐窗寒(怀旧寄林七膳部) 前调(寿湛庐先生) 貂裘换酒/贺新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陵骞 米字旁的字 触景伤情 诗礼之训 马走 不识不知 皿字底的字 鹵字旁的字 源远流长 包含摄的成语 巳字旁的字 力疾从事 牛字旁的字 挥楚 没没无闻 危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