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4:5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4:54:30
铅刀方用世,挂壁干将闲。
剪松养荆棘,匠石空悲酸。
驱车陟大行,日暮多险艰。
玄冰胶大谷,脱粟贵琅玕。
魑魅揽人魂,豺狼食人肝。
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
这把铅刀正好用在世间,挂在墙上的干将剑却闲置无用。
剪断松树、养活荆棘,匠人对石头的悲伤毫无意义。
驱车行驶在险峻的道路上,黄昏时分更是困难重重。
玄冰覆盖的大谷,脱粟的价值如同珍贵的琅玕。
妖魅抓住人的灵魂,豺狼则吞食人的肝脏。
路途遥远没有羽翼,怎么才能飞回去呢?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远山,浙江人,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文学上以诗词和散文著称,尤其擅长古诗。刘基的诗作常以感慨人生、社会现实为主题,语言凝练而意象深远。
这首诗写于元代末期,李自成起义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此时,国家动荡不安,刘基的诗作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以铅刀和干将剑的对比开篇,深刻揭示了一个人在世间的处境。铅刀的平凡与干将剑的闲置,象征着现实中的人们往往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接下来,剪松养荆棘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无用之事的批判,显示出对资源和时间浪费的惋惜。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描绘了行车的艰难和环境的险恶,反映出他对生命历程的深切感悟。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提到“魑魅揽人魂,豺狼食人肝”,这不仅是对社会上邪恶势力的控诉,也暗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给读者以强烈的警醒。这种对人心和外界威胁的揭示,使整首诗充满了紧迫感和悲壮感。最后一句“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则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感叹,表达了对理想和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处境的感慨与无奈,揭示了人性中的阴暗与社会的险恶,表现出对理想和自由的渴望。诗人在艰难的现实中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无助。
“铅刀方用世”中,铅刀象征什么?
A. 珍贵的东西
B. 平凡的工具
C. 没有用的东西
“魑魅揽人魂,豺狼食人肝”意指什么?
A. 人心的善良
B. 社会的和谐
C. 社会的黑暗与危机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生命的无奈与感慨
C. 对社会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