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2:48
春日杂兴(五首) 作者: 刘基 〔明代〕
日出江空晓气柔,
白筼风起渚烟收。
夜来一饷三更雨,
送尽飞花入海流。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柔和气息,随着阳光的升起,江面上充满了轻柔的晨雾。微风吹动着水边的白筼竹子,烟雾渐渐散去。夜里下了一场雨,已经过了三更,雨水送走了纷飞的花瓣,流入了大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明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文学上有较高的成就,作品风格多样,以豪放和清雅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在明代,社会动荡与变革并存,诗人通过自然的描写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
刘基的《春日杂兴》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主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在首联中,诗人用“日出江空晓气柔”描绘了晨曦初升时,江面空旷,气息柔和的景象,这种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到舒适与惬意。接着,诗人以“白筼风起渚烟收”继续深化对春日的描写,微风拂动竹子,烟雾渐渐散去,仿佛在诉说着春日的生动与变化。
下联“夜来一饷三更雨,送尽飞花入海流”则转向夜晚的情景,诗人回忆昨夜的雨水,伴随着花瓣的飘落,流入大海,仿佛是一种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的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传达出一种对于生命和时光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晨曦是什么样的?
A. 暴风骤雨 B. 柔和宁静 C. 烈日炎炎
“白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竹子 C. 一种树
诗中提到的“三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11点到1点 B. 上午7点到9点 C. 中午12点到1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春晓》中,孟浩然也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两首诗都有春天的主题,但刘基的诗更侧重于描写自然的细腻之处,而孟浩然则更多地表达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