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秋战国门。叔向

《春秋战国门。叔向》

时间: 2025-04-27 11:45:27

诗句

重禄存家不敢言,小臣忧祸亦如然。

明开谏诤能无罪,只此宜为理国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27

原文展示:

重禄存家不敢言,小臣忧祸亦如然。明开谏诤能无罪,只此宜为理国先。

白话文翻译:

重视财富的家庭不敢直言,身为小臣也同样心怀忧虑。明白地提出谏言能得到无罪的对待,这才是治理国家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

注释:

  1. 重禄:指的是重视家业和财富。禄,指的是俸禄、薪水,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2. 存家:指维持家庭的生计和名声。
  3. 小臣:指的是地位较低的官员或臣子。
  4. 忧祸:忧虑灾祸或祸事。
  5. 明开谏诤:明确地提出谏言和争辩。
  6. 理国:治理国家。

典故解析:

“谏诤”在古代是指臣子对君主提出的劝谏和辩论,这在《论语》中有明确的记载,强调了治国理政中君臣之间的相互作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直白而富有哲理的风格著称。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周昙在社会动荡中对政治、权力进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权力的反思和对忠臣劝谏的呼吁,表达了对理想治理的期待与追求。

诗歌鉴赏:

《春秋战国门》不仅是对古代政治风气的反思,也是一种对治理理念的深刻探讨。诗中提到的“重禄存家”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对财富的过度追求,导致了许多人对正义和真理的沉默。小臣们对可能的灾祸充满忧虑,反映出在权力中下层的无奈与压抑。同时,诗人强调“明开谏诤”的重要性,指出在治理国家时,谏言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也呼应了古代士人对忠诚与直言的理想追求。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政治哲理,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禄存家不敢言”:强调了财富至上的家庭对言论的压制。
  2. “小臣忧祸亦如然”:小臣同样因担心祸事而不敢发声,反映出社会的恐惧氛围。
  3. “明开谏诤能无罪”:提出了明白直言的必要性,强调这是一种应得的尊重。
  4. “只此宜为理国先”:指出谏言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反映出诗人的理想与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重禄存家”和“小臣忧祸”,形成鲜明的对比。
  • 隐喻:将财富与沉默、谏言与理政相联系,隐喻出权力关系中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治理国家应重视谏言,反映出在权力与忠诚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也批判了对财富的盲目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重禄:象征着世俗的利益与权力。
  2. 小臣:代表着底层的官员,他们的声音往往被忽视。
  3. 谏诤:象征着理性的思考与道德的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禄”指的是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名誉
    D. 朋友

  2. “小臣忧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乐观
    B. 无奈
    C. 愤怒
    D. 高兴

  3. 诗歌强调了哪一项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 A. 财富
    B. 谏言
    C. 武力
    D. 智慧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探讨君臣之道与谏言的重要性。
  • 《大风歌》:表现忠诚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均反映出在时代变迁中的忧虑,但杜甫的笔触更为沉重,周昙则更多关注于政治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论语》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前国子王助教归临川 别吕隐君 题孙卿家小画二首 其一 田家行 夜闻吴女诵经 送石明府之昆山 九月八日对菊 晚步游褚家竹亭 上之回 与杜进士寅登白莲阁对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遇否 色字旁的字 臭味相与 擢发抽肠 糹字旁的字 遑遑 首字旁的字 偏重 遗惠余泽 狼戾不仁 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消禳 西王 经岁之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