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1:42
秋色西来雁路长,千秋落木晚苍苍。
乾坤山势盘元气,日夜江流折大荒。
万里风烟躔海右,六师神武出炎方。
平蛮努力诸公事,早晚铙歌下佛狼。
秋天的景色从西方而来,雁阵的飞行延绵漫长;
千年的秋木在晚霞中显得苍苍茫茫。
天地之间的山势盘旋着元气,
江河日夜奔流,曲折着穿行于广袤的大荒。
万里之外的风烟飘荡在海边,
六师的神武之师从炎热的南方出征。
为了平定蛮夷,诸位公侯们努力奋斗,
早晚会有铙歌响起,攻下佛狼之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金藻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同时又富有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动荡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战斗胜利的期盼。
《登高》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展现了一种苍凉的气氛,诗人用“秋色西来”和“千秋落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接着,诗人转向对大自然的描绘,强调了天地间元气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诗中“日夜江流折大荒”则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类在广袤大地上的渺小。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开始关注国家的命运,提到“六师神武出炎方”,这不仅是对军事力量的赞美,也隐含着对国家安全的忧虑。最后,诗人提到“平蛮努力诸公事”,显示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期许。
整首诗兼具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传达了对战争胜利的期待与希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色西来”中的“秋色”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色彩
B. 夏天的热气
C. 秋天的景色
D. 冬天的寒冷
“六师神武出炎方”中“六师”指的是什么?
A. 农民
B. 战士
C. 商人
D. 官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金藻的《登高》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涉及登高望远的主题,但沈金藻更关注国家命运与个人责任,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