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35:22
浓艳初开小药栏,
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盛开的牡丹在小药栏中,令人感到一种惆怅的情绪。大家都在为离开长安而感到不舍,而真正的风流之景却是在钱塘寺,只有不踏入红尘,才能看到牡丹的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长安是唐代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繁忙;而钱塘寺则以自然美景著称,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字子华,晚唐时期的人物。他的诗以清丽见称,风格多样,常用质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可能是在春天的时节,诗人在赏花之际,感受到离开长安的惆怅,同时也对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感到向往。
这首诗以牡丹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中感受到的情感冲突与思考。开头“浓艳初开小药栏”,将牡丹的美丽生动展现出来,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接着“人人惆怅出长安”,则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繁华相对比,表现出对长安繁华的留恋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展示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在喧嚣的尘世中,唯有在宁静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欣赏到自然之美。这种对比不仅使得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及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不踏红尘见牡丹”中“红尘”的意思是?
诗人对钱塘寺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