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 晚泛

《点绛唇 晚泛》

时间: 2025-07-29 09:09:56

诗句

欸乃声来,一行惊起冲波鹭。

柳边柔橹。

落日人争渡。

水色山光,载得归南浦。

天将暮。

残钟何处。

却指烟中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09:56

原文展示:

点绛唇 晚泛
作者: 孙云鹤 〔清代〕
欸乃声来,一行惊起冲波鹭。柳边柔橹。落日人争渡。
水色山光,载得归南浦。天将暮。残钟何处。却指烟中树。

白话文翻译:

在轻柔的橹声中,水面上惊起一行白鹭。柳边的船只轻轻摇动,落日时分,来往的人们争相划渡。水面与山光交融,载着我缓缓归向南浦。天色渐暗,钟声已然残响,不知何处传来,指着烟雾缭绕中的树木。

注释:

字词注释:

  • 欸乃声:指船桨划水时发出的声音。
  • 冲波鹭:在波浪中惊起的白鹭。
  • 柔橹:轻柔的船桨。
  • 南浦:南岸的渡口。
  • 残钟:余音未绝的钟声。
  • 烟中树:烟雾中隐约可见的树木。

典故解析:

  • “南浦”常指江南水乡,风景如画,诗人在此地生发感慨。
  • 白鹭在古诗词中常象征着纯洁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云鹤,清代诗人,生平多游历于江南,作品多描写水乡美景,情感细腻,语言优雅。

创作背景: 《点绛唇 晚泛》创作于江南的某个傍晚,诗人感受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因而将其化作诗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南傍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水乡的美丽景色和浓厚的人情味。开篇的“欸乃声来”,便引导读者进入画面,仿佛听见了划船的声音,生动而真实。接下来的“水色山光”则描绘了水面与山峦的和谐美,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落日人争渡”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画面中人们的忙碌与自然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生活的多样性。

“天将暮”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回望着这一切,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惆怅。最后一句“却指烟中树”,则是对未来的迷惑与思索,烟雾缭绕中,树木朦胧,似乎象征着人生的不可捉摸。这一系列的意象与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感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欸乃声来”:声音引导着画面,营造出一种动感。
  • “一行惊起冲波鹭”:白鹭的惊起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柳边柔橹”:与自然相融合的画面,带来一种柔和的气息。
  • “落日人争渡”:表现生活的忙碌与人们的追求。
  • “水色山光,载得归南浦”:水与山的和谐,象征着归属感。
  • “天将暮”:暗示时间的流逝,带来一丝惆怅。
  • “残钟何处”:对未来的迷惑与思考。
  • “却指烟中树”:象征人生的不可捉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色山光”形容自然美。
  • 拟人:通过“欸乃声”让声音具有人性。
  • 对仗:如“落日人争渡”与“水色山光”,形成和谐的音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江南的晚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惆怅,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鹭:象征纯洁与自由。
  • :代表柔和与生机。
  • :象征流动与变化。
  • 落日: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象征迷惘与不可捉摸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欸乃声”指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船桨声
    C. 鸟鸣声

  2. “南浦”在诗中代表什么?
    A. 遥远的地方
    B. 江南的渡口
    C. 北方的山

  3. 诗中提到的“白鹭”象征什么?
    A. 忍耐
    B. 快乐
    C. 纯洁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赠惟白》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诗词对比:

  • 比较《点绛唇 晚泛》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赠惟白》,两者均描绘了江南的自然之美,但前者更倾向于表现生活的惆怅,后者则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孙云鹤研究》
  • 《江南水乡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感 示子聿 泛舟过吉泽 目昏有感 客中作 新晴 对酒 晡後领客仅见烛而罢戏作短歌 自来福州诗酒殆废北归始稍稍复饮至永嘉括苍 海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鱼鳞衣 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材的成语 大字旁的字 晓风残月 指节 剑气箫心 歺字旁的字 母老虎 韬光俟奋 春风夏雨 抟摇 同字框的字 勘校 计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