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4:49
马嵬坡
张祜
旌旗不整奈君何,
南去人稀北去多。
尘土已残香粉艳,
荔枝犹到马嵬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旌旗不齐,无法安抚君主,南方的人少,北方的人多,战争的尘土已将香粉的美丽掩盖,但荔枝依然能够到达马嵬坡。
张祜,唐代诗人,字子扬,号紫阳,晚唐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写景抒情。
马嵬坡是唐代王朝动荡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诗人在此地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无奈,结合个人情感,写下了这首诗。
《马嵬坡》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开篇的“旌旗不整奈君何”直指当时的动荡局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无奈。接下来的“南去人稀北去多”则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迷茫,南方的人少,似乎暗示着希望的消逝。而“尘土已残香粉艳”一句,则通过强烈的对比,突显出战争带来的创伤与美好往事的遗忘。最后一句“荔枝犹到马嵬坡”则带有一丝希望,表明即使在混乱中,生活的美好依然存在。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旌旗”指的是什么?
诗中“南去人稀北去多”表现了怎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