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8:15
曲屏山底,谙尽相思味。
絮满春空花满地,一样飘零无计。
垂杨不系征骖,年年别梦空耽。
借问行人何处,杜鹃声里江南。
在曲屏山脚下,我深谙那相思的滋味。
春天的空气中满是飞絮,地上满是花瓣,
无论如何我都只能看着它们飘零。
垂柳不再系住我的征马,
每年都在梦中空虚地沉迷。
我想问路过的行人,你要去哪里?
只听到杜鹃的叫声,仿佛在江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胡士莹,近代词人,生活在清末民初的动荡时代,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胡士莹的词风细腻,情感丰富,常常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 《清平乐》创作于一个充满离别和思念的时代,诗人面对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念的词作,开篇即在曲屏山底,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展现了深厚的相思情感。整体结构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春天的飞絮和满地的花瓣,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却又易逝,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垂杨不系征骖”一句,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已然松动,留下无尽的惆怅和思念;而“年年别梦空耽”更是道出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无尽追忆,内心充满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无奈。
最后,诗人向路过的行人提出疑问,似乎在寻求解答,又似乎在自言自语,表达了对生活方向的迷茫。这种情感通过杜鹃的鸣叫进一步深化,象征着思念与失落的交织,表现出一种对故土江南的深切依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思念和离别展开,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曲屏山底”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山的顶部
B. 山的脚下
C. 湖边
“絮满春空花满地”中的“絮”指的是什么?
A. 雪
B. 飞絮
C. 云
诗人向行人询问的主要目的是?
A. 寻找路途
B. 表达思念
C. 寻求帮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相比,两首词都表达了对思念与离别的感受,但胡士莹的作品更侧重自然意象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