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4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48:33
清平乐 寄外
作者: 梁蓉函 〔清代〕
恹恹离思。写入瑶琴里。
忆唱阳关无限意。柳色遥遮千里。
不知天外归鞍。几时准卜刀环。
别梦常随明月,夜来飞度关山。
这首词表达了离愁别绪,作者的思念之情如同琴音般缠绵。回忆中唱着《阳关三叠》,却感觉那情意无尽。远处的柳树遮住了千里的视野,不知道何时才能归来,几时才能算出归期。分开的梦常常与明月相随,夜里则悄然飞越关山。
作者介绍:梁蓉函,清代女词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但其词作多表达细腻的情感,擅长描写离愁别绪,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离别成了常态,诗人通过音乐与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家国和亲情的深切感怀。
这首《清平乐 寄外》从开头的“恹恹离思”开始,便渗透出一股浓厚的离愁。作者用“瑶琴”作为情感的载体,琴声中隐含着深深的思念。接着提到的“忆唱阳关”更是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高潮,阳关是古代送别的场景,意味着对故人的怀念和无尽的惆怅。
词中描绘的“柳色遥遮千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距离的感慨,象征着相隔的遥远与思念的无奈。而“归鞍”与“刀环”则暗示着对归家的期待和内心的纠结,似乎在诉说着对未来的渺茫与不确定。
最后几句提到的“别梦常随明月,夜来飞度关山”,更是将思念推向了梦境的层面,明月成为了孤独者的伴侣,而飞度关山则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词以音乐与自然为背景,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情与哀愁,情感真挚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主要探讨了离别所带来的思念与孤独,表达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深情怀念,展现了人们在离愁中的脆弱与坚持。
诗词测试:
“恹恹离思”中的“恹恹”是指什么状态?
a) 开心
b) 忧愁
c) 愤怒
答案:b
“忆唱阳关无限意”中的“阳关”指的是?
a) 一个人名
b) 一首古曲
c) 一个地方
答案:b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爱情的甜蜜
b) 离别的忧伤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