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0:21
边城秋到霜飞早,
塞草萧萧折北风。
一角发声沙碛里,
万牛回首夕阳中。
职当扰猛还谁任,
饥为求刍即尔功。
我是吴人休问喘,
垂鞭且控五花骢。
边城的秋天来得早,霜降的时节已然到来,
边塞的草地因北风而萧条。
一角的声音在沙土里响起,
成群的牛在夕阳下回头望去。
工作是辛苦的,谁能承担这份责任呢?
为了找草料而饥饿,这也算是功劳。
我身为吴人,不必询问疲惫,
只需垂下鞭子,驾驭着五花骢马。
作者介绍:程虞卿,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边塞风光和农牧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边疆生活艰辛,诗人通过描绘牧牛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艰辛。
《看牧牛》通过描绘边城的秋天景象,展现了牧牛生活的艰辛和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中的“边城秋到霜飞早”开篇就设定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秋日氛围,接着“塞草萧萧折北风”则强调了边塞的孤寂和寒冷。诗人用一角牛的声音和万牛回首的画面,生动地展示了牧牛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省的语气,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工作的感慨。“职当扰猛还谁任”显示出对辛苦工作的无奈,而“饥为求刍即尔功”则揭示了生存的艰辛和生活的本质。最后,诗人自称“我是吴人”,表明身份,表达对自己生活的认同,以及面对生活的从容态度。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边城”主要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万牛回首夕阳中”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诗人自称“我是吴人”,反映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