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3:28
百字令 湖上,和李溉之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六桥如画,看地雄两浙,人骄三楚。
谁隔荷花,听水调兰棹采莲船去。
鹤舞盘云,虹消歇雨,一缕南山雾。
冷香凝绿,嫩凉生满庭宇。
犹记醉客吹箫,自苏郎去后,别情无数。
明月天坛尘世远,青鸟替人传语。
玉解连环,书裁折叠,没放相思处。
裴公亭上,诗来还是怀古。
这首词描绘了湖上的美丽风景,六座桥如同画卷般美丽,令人想起江南的繁华。谁在荷花间隔着,听那轻轻的水声,和兰棹划船去采莲呢?白鹤在云间翩翩起舞,彩虹在雨后消失,南山的雾气缭绕。清冷的香气凝聚在绿叶上,凉意遍布整个庭院。我仍记得那位醉客吹箫的情景,自从苏郎离去后,分离的情感无数。明月高挂,天坛远离尘世,青鸟替人传达情意。玉石解开了连环,书信裁折叠,却没有放下那份思念。站在裴公亭上,诗意依旧是怀古的情怀。
作者介绍: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的美景和人情世故为题材,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江南的自然风光密切相关,表现出诗人对湖上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生活。
张可久的《百字令》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整首词通过对湖上景色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清新优雅的氛围。诗的开头“六桥如画”便设下了一个美丽的背景,接着通过“谁隔荷花”引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意象,如“鹤舞”、“虹消歇雨”、“冷香凝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细致的观察。同时,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经历,尤其是那份对“自苏郎去后,别情无数”的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通过对明月和青鸟的描写,诗人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明月象征着遥远的理想和思念的寄托,而青鸟则是传递情感的使者。这种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最后,诗人站在裴公亭上,回想往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往昔情感的追寻,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六桥如画”中的“六桥”主要指的是?
A. 湖上的桥
B. 山上的桥
C. 历史上的桥
D. 小说中的桥
诗中提到的“青鸟”象征什么?
A. 美好
B. 传递消息
C. 自由
D. 分离
“犹记醉客吹箫,自苏郎去后”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思念
C. 无奈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