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23
天中悬日月,激激正鸣泉。洗耳岂吾事,披襟聊石边。焦桐无杂弄,佩玉有群仙。欲识偃溪语,于今蹄与筌。
在天空中悬挂着日月,清泉在激荡中急速流淌。洗耳听水与我何干,披开衣襟坐在石边。焦桐树下没有杂音,佩玉相伴宛如众仙。若想了解偃溪的语言,现在只需脚踏水面与筌网。
作者介绍:邹浩,字景明,号渔阳,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喧嚣生活的逃避与向往。
《听泉》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诗作,诗人通过清泉、桐树、佩玉等意象,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开头两句“天中悬日月,激激正鸣泉”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生动,日月的悬挂和泉水的鸣响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动感的氛围。接下来的“洗耳岂吾事,披襟聊石边”则是诗人对自然的沉醉与放松,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焦桐无杂弄,佩玉有群仙”描述了环境的宁静与纯粹,焦桐树下没有杂音,只有佩戴玉器的仙人伴随,似乎在暗示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欲识偃溪语,于今蹄与筌”,诗人表达了对溪水声音的向往,意在揭示自然的深邃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探索,流露出一份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与对纷扰世俗的超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洗耳”是什么意思?
“披襟聊石边”中“披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诗中的“焦桐”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