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27
原文展示:
初入峡山效孟东野
作者: 范成大
峡山偪而峻,峡泉湍以埼。
峡草如毨毛,峡树多樛枝。
峡禽惟杜鹃,血吻日夜啼。
峡马类黄狗,不能长鸣嘶。
峡晓虎迹多,峡暮人迹稀。
峡路如登天,猿鹤不敢梯。
仆夫负嵎哭,我亦呻吟悲。
悲吟不成章,聊赓峡哀诗。
白话文翻译:
峡山高耸而又陡峭,峡谷里的泉水奔流不息。
峡谷里的草如同毡毛般柔软,树木则多是枝繁叶茂。
峡谷中唯一的鸟是杜鹃,以鲜红的喙日夜啼叫。
峡谷里的马和黄狗,无法长时间地发出嘶鸣。
清晨常见虎的足迹,傍晚却人迹罕至。
峡路陡峭如同登天,猿猴和仙鹤都不敢攀登。
仆人背着重物哭泣,我也不禁感到悲伤。
悲伤的吟唱无法成章,只能随意作这峡谷的哀诗。
注释:
典故解析:
“杜鹃”常被用作哀伤的象征,在古诗中常表达离别、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复,号澹庵,晚号梅溪居士,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明丽,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范成大初入峡山时,受到峡谷壮丽景色的启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艰难环境的感叹以及自身的悲伤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峡”字贯穿全篇,展现了峡谷的险峻与幽深。开头两句描绘了峡山和峡泉的景象,给人一种壮丽而又险峻的感觉。诗人通过“峡草如毨毛,峡树多樛枝”展示了峡谷中丰富的自然景观,但随之而来的“峡禽惟杜鹃,血吻日夜啼”则转向了忧伤的情感,杜鹃的鸣叫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刻。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描绘虎的足迹和稀少的人迹,表现出峡谷的荒凉与孤独。而“峡路如登天,猿鹤不敢梯”的描写,则进一步突显出峡谷的险峻,表达了自然的威严与人类的渺小。
最后两句中,仆人的哭声与诗人的呻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悲伤的共鸣。“悲吟不成章,聊赓峡哀诗”的结尾,既是对无法成诗的无奈,也是对这片幽谷的深切哀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感慨,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悲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在险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悲伤,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峡山偪而峻”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A. 平坦
B. 陡峭
C. 广阔
答案:B
杜鹃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喜悦
B. 忧伤
C. 平静
答案:B
诗的结尾“聊赓峡哀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快乐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