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7:23
《定风波·商角调 西江客舍》
作者:张翥(元代)
恨行云特地高寒,牢笼好梦不定。
婉娩年华,凄凉客况,泥酒浑成病。
画阑深,碧窗静。
一树瑶花可怜影。低映。
怕月明照见,青禽相并。
素衾自冷。又寒香枕上薰愁醒。
甚银床霜冻,山童未起,谁汲墙阴井。
玉笙残,锦书迥。
应是多情道薄。争肯。
便等闲孤负,西湖春兴。
恨那行云特意地高寒,使得我的美梦无法安稳。
年华婉转,却在这凄凉的客居中,醉酒反而成了病痛。
画栏深处,碧窗静谧。
一树瑶花的影子可怜地低垂。
怕月光明亮照见,青鸟双双相依。
被单冷得刺骨,又在香气中被愁绪唤醒。
那银床上结了霜,山里的孩子还未起床,谁去墙角的井边汲水呢?
玉笙已断,锦书遥远。
应是情多而道薄,谁愿意这样。
便是轻易地辜负了,西湖的春光。
张翥,元代诗人,字子均,号雪窗,晚号山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定风波·商角调 西江客舍》创作于诗人客居他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深刻体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这首诗以“行云”开篇,描绘了高寒的云朵,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接着,诗人提到“牢笼好梦不定”,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渴望,却因环境的孤寂而无法实现。诗中反复出现的“冷”、“霜”、“病”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画阑深,碧窗静”的描写,营造出宁静的环境,却又与内心的躁动形成对比。一树瑶花的低影,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被遗忘的心情。诗中的“怕月明照见,青禽相并”,不仅描绘了月色下的情景,也暗示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床上寒冷的描述,表达了夜晚的孤独与思绪的纷乱。尤其是“玉笙残,锦书迥”,展现了情感的断裂与距离感,吸引读者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同时,诗的结尾提到“便等闲孤负,西湖春兴”,暗示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却又对这种期盼感到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与思念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同时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行云”象征什么?
“玉笙残,锦书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的心境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