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7:11
结束紫霞衣,长啸出花关。
杖藜连步向何处,麻姑台上看秋山。
秋山历历翠相连,白玉楼台凌紫烟。
楼头琪花散空碧,片片吹落西风前。
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明月。
长风飘落千丈泉,铁桥如烟鸟飞没。
回头还望白云衢,遥遥古木笑山都。
鲍公双燕还来否,葛令遗衣今在无。
我生本具烟霞骨,不见凌风生羽翼。
台前落日又西斜,俯拾落花长叹息。
长叹息,意迟迟,遥见麻姑彩云里。
手撚一株琼树枝,安得鸟爪搔我背,便受神鞭亦不辞。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麻姑台上所见的秋日美景,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作者穿上紫霞衣,长啸而出,走向麻姑台,准备欣赏秋山的美丽。秋山层层叠叠,翠色相连,白玉般的楼台高耸入云,周围弥漫着紫色烟雾。楼上琪花纷纷散落,随风飘落,映衬着西风的萧瑟。作者渴望乘云飞升,敲响仙阙,直上三峰,把玩明月。长风将千丈之泉吹落,仿佛铁桥悬空,鸟儿飞往远方。回首望去,白云间古木隐现,似乎在对山川微笑。鲍公的双燕还会回来吗?葛令的遗衣如今是否仍在?我生来就有烟霞的灵魂,却无法如仙人般展翅高飞。台前的落日西斜,我俯拾落花,长叹一声,意兴阑珊,遥见麻姑的彩云。手中撚着一枝琼树,如何能得到鸟爪来搔背,纵然接受神仙的鞭策也无怨无悔。
李云龙,明代诗人,以擅长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隐逸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午后,作者游历麻姑台,受到周围秋山美景的感染,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登麻姑台》是李云龙以麻姑台的美景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的一首佳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山的美丽与壮观,尤其是“秋山历历翠相连,白玉楼台凌紫烟”的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用“长啸”、“杖藜”等词语,传递出他行走在自然中的自在与清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还有对仙境的渴望,尤其是“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明月”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长风、落花的描写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作者在感叹中流露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也深刻反映了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麻姑台的意象承载着人们对长生、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秋山的描绘则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诗中对鲍公燕归、葛令遗衣的提及,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亲情友情的怀念,形成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照。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麻姑”指的是:
A. 仙女
B. 古木
C. 瓜果
填空题:诗中“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__”。
判断题:诗中对鲍公双燕的提及,反映了对归来的希望。(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