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8:58
幽兰发空谷,蔚为王者香。
香风满四野,素姿凝清光。
脉脉含深情,独立遗众芳。
何堪萧与艾,结交当道旁。
萧艾滋露华,幽兰罹严霜。
光风一以转,采采充佩纕。
幽兰在空旷的山谷中悄然绽放,散发出如王者般的芬芳。
香气飘散四野,清雅的身姿凝聚着皎洁的光辉。
它深情款款,独自盛开,留给世间万物芳香。
怎能忍受萧与艾,却与之交友,处于当道之旁。
萧艾沾染露水的华美,而幽兰却遭受严寒的霜霰。
轻风徐徐拂过,兰花的姿态愈加显得妍丽动人。
作者介绍:沈彤,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常流露对品德高尚之人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追求高洁品格、志向高远之时。诗中借幽兰自比,表达人对高洁品格的渴望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淡泊。
这首诗以幽兰为主题,象征着高洁、优雅和独立的品格。开篇两句“幽兰发空谷,蔚为王者香”,直接引入了兰花的形象,强调了它在自然中的独特地位与芬芳气息,展现了其高贵的气质。接着“香风满四野,素姿凝清光”则描绘了兰花的清丽姿态和香气的四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第三、四句“脉脉含深情,独立遗众芳”则进一步深化了兰花的情感内涵,表达了兰花虽然孤傲,却仍然无私地为他人留下芳香的精神。接下来的“何堪萧与艾,结交当道旁”则引入了对比,提出了对世俗交往的质疑,暗示兰花与萧艾的身份差异,表达了对低俗交往的厌恶和对高洁友谊的追求。
最后两句“光风一以转,采采充佩纕”以轻风的拂动,展现了兰花的优雅姿态,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诗篇在抒情中升华,寄托了人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兰花的形象,传达了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对世俗交往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幽兰发空谷”描绘的是哪种花?
诗中提到的“萧与艾”象征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