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上观月

《江上观月》

时间: 2025-04-30 16:45:03

诗句

暗浪冲舟鞺鞳声,夷陵城下正三更。

十分倾酒禁风力,一点无云祟月明。

久坐不知衣露湿,浩歌时有水禽惊。

诗成莫驾长鲸去,自是虚皇白玉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5:03

原文展示:

暗浪冲舟鞺鞳声,夷陵城下正三更。
十分倾酒禁风力,一点无云祟月明。
久坐不知衣露湿,浩歌时有水禽惊。
诗成莫驾长鲸去,自是虚皇白玉京。

白话文翻译:

暗浪拍打着小舟,发出轻微的声响,夷陵城下正值三更时分。
我饮酒十成,抵挡住风的力量,清澈的月光下没有一片云彩。
我坐得久了,浑然不觉衣服被露水湿透,时而放声高歌,惊起水边的禽鸟。
诗成之后,莫要驾着长鲸远去,这里本是虚幻的白玉京。

注释:

字词注释:

  • 暗浪:指的是微弱的波浪,暗示夜晚的宁静。
  • 鞺鞳声:形容小舟在水面上的摇晃声。
  • 夷陵: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历史上著名的地理位置。
  • 十分倾酒:形容酒量十分可观,倾倒了许多酒。
  • 禁风力:指抵挡风的能力,表现出诗人饮酒后豪情。
  • 祟月明:明亮的月光,没有云彩遮挡。
  • 浩歌:高声歌唱,表达豪情和愉悦。
  • 长鲸:比喻大船或乘坐的船只。
  • 虚皇白玉京:意指虚幻的理想境界,白玉京传说中是仙境。

典故解析:

“白玉京”出自《山海经》,是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归宿或逍遥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历经多个朝代,深受历史变迁的影响。他的诗词多描写个人情感、历史和自然风光,风格豪放、深情,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江上观月》是一首描绘夜景、抒发情感的诗作,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诗中描绘了诗人在三更时分,乘舟于夷陵江上,微波荡漾,月光皎洁,酒意正酣的情景。前两句以“暗浪”和“鞺鞳声”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幽深的夜景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借饮酒来抵挡风的侵袭,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自适。月明无云,诗中显露出一种清澈与宁静,使人心中生出淡淡的惆怅。尤其是“久坐不知衣露湿”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沉浸与忘我,进一步突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沉迷于此刻的美好而忘却归途,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使得整首诗既有情感的奔放,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暗浪冲舟鞺鞳声:描写夜晚微波荡漾,小舟和水面相互碰撞发出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夷陵城下正三更:地点和时间的交代,夷陵城下的夜晚,进一步增强了氛围的宁静。
  3. 十分倾酒禁风力:诗人饮酒至尽,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豪情和无畏。
  4. 一点无云祟月明:月明无云,夜空清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明净与宁静。
  5. 久坐不知衣露湿:沉浸在诗意与酒意中,表现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无知与忘我。
  6. 浩歌时有水禽惊:高歌时,水禽受惊飞起,生动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动感。
  7. 诗成莫驾长鲸去: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沉醉于此刻的美好,不要离开理想的归宿。
  8. 自是虚皇白玉京:强调理想境界的虚幻与遥不可及,更加深了诗人的哲理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的境界比作“白玉京”,使得诗意更加深远。
  • 对仗:前后句的对称使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水禽的“惊”赋予生命,增加了自然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月色和江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与警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流动的时间和生命的无常。
  • 月光:象征着理想和希望的明亮。
  • :象征着诗人的豪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 水禽: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几点? A. 一点
    B. 三点
    C. 三更
    D. 夜半

  2. “白玉京”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生活
    B. 理想的境界
    C. 诗人的家乡
    D. 美酒佳肴

  3. 诗人饮酒的目的是? A. 为了忘却烦恼
    B. 为了豪情壮志
    C. 为了抵挡风力
    D. 为了酿酒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陆游的《江上观月》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陆游的诗更显豪情,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但表现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相关查询

冬至后三日三首 次韵曾存之宜舍种竹 早稻 秋兴三首 其三 题宣州后堂壁四首 和立之消梅 冒雨归饮酒 春雨中偶成四首 二十二日立秋夜行泊林皇港二首 其一 二月三日舣舟徐城戏呈戚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馬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鹫头 面蠒 一塌胡涂 卜字旁的字 审开头的成语 首尾共济 昭威耀武 夷逸 冠结尾的成语 冲弱寡能 癫头癫脑 当风秉烛 隶字旁的字 师直为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