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5:03
暗浪冲舟鞺鞳声,夷陵城下正三更。
十分倾酒禁风力,一点无云祟月明。
久坐不知衣露湿,浩歌时有水禽惊。
诗成莫驾长鲸去,自是虚皇白玉京。
暗浪拍打着小舟,发出轻微的声响,夷陵城下正值三更时分。
我饮酒十成,抵挡住风的力量,清澈的月光下没有一片云彩。
我坐得久了,浑然不觉衣服被露水湿透,时而放声高歌,惊起水边的禽鸟。
诗成之后,莫要驾着长鲸远去,这里本是虚幻的白玉京。
“白玉京”出自《山海经》,是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归宿或逍遥的生活。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历经多个朝代,深受历史变迁的影响。他的诗词多描写个人情感、历史和自然风光,风格豪放、深情,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江上观月》是一首描绘夜景、抒发情感的诗作,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诗中描绘了诗人在三更时分,乘舟于夷陵江上,微波荡漾,月光皎洁,酒意正酣的情景。前两句以“暗浪”和“鞺鞳声”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幽深的夜景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借饮酒来抵挡风的侵袭,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自适。月明无云,诗中显露出一种清澈与宁静,使人心中生出淡淡的惆怅。尤其是“久坐不知衣露湿”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沉浸与忘我,进一步突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沉迷于此刻的美好而忘却归途,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使得整首诗既有情感的奔放,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月色和江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与警觉。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几点?
A. 一点
B. 三点
C. 三更
D. 夜半
“白玉京”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生活
B. 理想的境界
C. 诗人的家乡
D. 美酒佳肴
诗人饮酒的目的是?
A. 为了忘却烦恼
B. 为了豪情壮志
C. 为了抵挡风力
D. 为了酿酒
陆游的《江上观月》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陆游的诗更显豪情,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但表现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