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

时间: 2025-05-07 21:03:05

诗句

画舫篮舆不许前,白头行脚意超然。

舜江禹穴千山水,尽在高人拄杖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3:05

原文展示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
画舫篮舸不许前,白头行脚意超然。
舜江禹穴千山水,尽在高人拄杖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者在宁静的自然中游历的场景。他不需要华丽的舟车来接送,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凭借着一根拄杖,随意探索江河山水。诗中提到的舜江和禹穴,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名胜,象征着自然之美和历史的深厚。

注释

  • 仗锡:仗着手中的锡杖,意指依靠。
  • 平老:指年长而平和的人。
  • 具舟车:指代舟船和车马等交通工具。
  • 天衣:这里可以理解为轻盈无物的衣服,象征着轻松自在。
  • 舜江:源自舜帝时代的江流,象征历史与文化。
  • 禹穴: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方,象征伟大的历史人物和丰厚的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方面,以其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陆游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常在山水间游历,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寄托。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舟车与拄杖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舟车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浮华,而拄杖则代表着一种简朴与自在的生活方式。诗人选择后者,展现了他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尤其是描绘舜江和禹穴的意象,不仅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英雄人物,也引发了对历史的深思。整首诗具有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诗人以“仗锡”和“策杖”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选择简朴而自在的游历方式。
  2. 画舫篮舸不许前:描绘了舟船难以前行的情景,象征着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
  3. 白头行脚意超然:白头老者以步行的方式,心中自有一番超然的境界。
  4. 舜江禹穴千山水,尽在高人拄杖边:古代的名胜尽在高人的掌控之中,暗含了对智慧与自然的敬仰。

修辞手法

  • 对比:舟车与拄杖的对比,揭示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选择。
  • 意象:舜江和禹穴作为历史文化的象征,增添了诗的深度。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人的情感,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然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意象分析

  • 舟车:象征世俗生活的繁忙与浮华。
  • 拄杖:象征简朴与自在的生活方式。
  • 舜江、禹穴:象征历史文化的深厚与自然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仗锡”的意思是: A. 依靠
    B. 依赖
    C. 强迫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哪个地方与大禹有关? A. 黄河
    B. 禹穴
    C. 洞庭湖
    答案:B

  3. 诗人选择的旅行方式是: A. 船
    B. 车
    C. 步行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的另一首作品,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抵嘉阳 就鹫峰寺宿同喻宣仲王曰常郭伏生作 雨卧 秋晚熊二仲纾喻二宣仲见过窳园小坐 春日郊行 秋夕袁太守招集衙斋 病间寄徐无染兵宪 白下集沈生予明府席上赋得春草 古寺 湖上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包含密的词语有哪些 风急浪高 肮脏 加快 缘名失实 齲字旁的字 巍冠博带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隆恩 包含流的成语 上气不接下气 癶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轻诺寡信 灵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