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47
北窗暖焰满炉红,
夜半涛翻古桧风。
老死爱书心不厌,
来生恐堕蠹鱼中。
在北窗下,炉火温暖,火焰映红了整个屋子;
半夜时分,风吹动古老的松树,发出涛涛声响。
即使老死,我对书的热爱仍然不减,
担心来生会沦落为书虫,啃食书本。
“蠹鱼”出自《山海经》,古代文人常用来形容那些沉迷于书籍的人的状态。诗中提到“来生恐堕蠹鱼中”,寓意对书籍的热爱之深,甚至愿意为此而转世为书虫。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陆游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寒夜读书》创作于晚年,陆游在经历了多次政治挫折后,愈加珍视读书的乐趣与精神寄托。在寒冷的冬夜,蜡烛微光下的读书场景,映射了他对书籍的执着与热爱。
《寒夜读书》展现了陆游在严寒的冬夜中,借助温暖的炉火,沉浸在书本世界中的情景。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联“北窗暖焰满炉红”描绘了温暖的气氛,给人一种安详的宁静感;而“夜半涛翻古桧风”则引入了自然的声音,使得室内的温暖和外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
在下联中,陆游以“老死爱书心不厌”表达了他对书籍的深厚情感,尽管年事已高,仍然对阅读保持着永恒的热情。最后一句“来生恐堕蠹鱼中”更是升华了主题,诗人担忧自己来生若无书籍可读,宁愿化为书虫以继续与书为伴,这种情感表达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文人的苦闷与执着,展现了他对读书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陆游作为文人对书籍的依赖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夜
C. 炎热的夏天
D. 秋天的傍晚
诗人对书籍的态度是:
A. 不感兴趣
B. 随意阅读
C. 热爱且执着
D. 只读名著
“来生恐堕蠹鱼中”表达了诗人对来生的担忧,宁愿化为书虫是因为:
A. 不再读书
B. 书虫的生活很幸福
C. 依赖书籍的生活
D. 不想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