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5:04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在清静的夜晚,没有尘埃。月光如同银子一样明亮。酒斟的时候必须要斟满十分。那些浮华的名利,真是虚无而又劳心。叹息着人生如同瞬间的骏马,石中的火焰,梦中的身影。即便怀抱着文章,开口时又有谁来亲近呢?不如尽情享乐,回归天真。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做一个闲散的人呢?对着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苏轼遭贬时期,表达了他对名利的看淡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政治风波中,他反思人生,渴望归隐。
《行香子·述怀》是苏轼在清静的夜晚,月光照耀下,酒香四溢的心境写照。整首词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苏轼以清晰的意象描绘出夜晚的宁静和月色的美丽,接着引出对浮名浮利的批判,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词中的“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三组意象,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内心的渴望与人生的虚幻,深刻而又哲理。后半部分则转向对闲适生活的憧憬,表现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展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流畅的语句,体现出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哲学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和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苏轼的《行香子·述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词中提到的“浮名浮利”是指什么?
词中“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