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鹧鸪天》

时间: 2025-05-02 13:30:46

诗句

银烛秋屏浅梦中。

花光人影斗玲珑。

瓜犀暗怯寒泉沁,荷露微销宿酒浓。

香雾敛,晓云空。

迢迢碧汉路难通。

深情若比回塘水,长定西流不复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0:46

原文展示:

银烛秋屏浅梦中。花光人影斗玲珑。
瓜犀暗怯寒泉沁,荷露微销宿酒浓。
香雾敛,晓云空。迢迢碧汉路难通。
深情若比回塘水,长定西流不复东。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夜的微梦中,银色的烛光映照着屏风,花影和人影交织得如同玲珑的工艺品。
瓜果和犀牛的影子在寒泉旁显得有些害羞,荷叶上的露水慢慢消散,宿醉的酒气依然浓烈。
香雾渐渐收敛,清晨的云朵显得空旷。那遥远的银河路途难以通达。
深厚的情感就像是回塘的水,始终向西流去,再也无法回头向东。

注释:

  • 银烛:指的是用银制成的蜡烛,象征着温暖和光明。
  • 秋屏:秋夜的屏风,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玲珑:精致、美丽,形容灯光下的影子形状。
  • 瓜犀:这里可能指代瓜果和犀牛的形象,暗含冷清的意象。
  • 寒泉:指寒冷的泉水,象征着清冷的环境。
  • 荷露:荷花上的露水,象征清晨的清新。
  • 香雾:指弥漫的香气,暗示着情感的缠绵。
  • 碧汉:指银河,形容遥远的路途。
  • 回塘水:比喻深情,表达情感的执着和不可逆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景祁,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观,展现出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鹧鸪天》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文化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以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深情。首联“银烛秋屏浅梦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梦幻的氛围;接着通过“花光人影斗玲珑”展现了烛光下的花影与人影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寒冷的泉水和微弱的露水,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怀念。最后两联通过“迢迢碧汉路难通”和“深情若比回塘水”将情感升华,流露出对爱情长久、难以忘怀的深刻思索。整首诗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情感,体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氛围,银烛和屏风的结合让人感到温暖和梦幻。
    • 第二联通过人影和花影的对比,表现出细腻的情感。
    • 第三联则转向冷静,表现出寒泉的清冷与酒意浓烈的对比。
    • 第四联总结了深情的流逝,强调了情感的不可逆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深情比作回塘水,形象生动,令人感同身受。
    • 对仗:如“香雾敛,晓云空”,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 拟人:给瓜犀赋予了怯的情感,使得自然景物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爱情的深情与流逝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银烛:象征温暖,暗示爱情的美好。
  • 秋屏:代表宁静的夜晚,象征着思考与回忆。
  • 寒泉:象征清冷与孤独,表现出情感的复杂性。
  • 回塘水:隐喻深情,强调感情的坚定与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鹧鸪天》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景祁
    • C. 杜甫
  2. “香雾敛,晓云空”中的“香雾”指的是什么?

    • A. 花香
    • B. 酒香
    • C. 烛光的香气
  3. 诗中“深情若比回塘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金钱的追求
    • B. 对爱情的执着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词中常有对时光流逝与爱情渺茫的感慨,展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而张景祁则通过秋夜的景象表达类似情感,但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春光好 减字木兰花(政和癸丑) 长相思 李花 中秋 应瓒挽诗 勤学 神童诗 赠去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禹惜寸阴 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法的成语 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工资标准 犬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翻然改悔 行字旁的字 包含政的词语有哪些 常处 掂斤抹两 斩荆披棘 用字旁的字 谦逊下士 轻气球 幾字旁的字 襄赞 留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