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34
原文展示: 送人明经及第东归 黄滔 〔唐代〕 十问九通离义床,今时登第信非常。 亦从南院看新榜,旋束春关归故乡。 水到吴门方见海,树侵闽岭渐无霜。 知君已塞平生愿,日与交亲醉几场。
白话文翻译: 经过十次提问九次都能答对,离开义床,今天你登第真是非常之事。 也曾在南院看新科榜,不久就收拾行装回故乡。 水流到吴门才见到大海,树木侵入闽岭渐渐没有霜。 知道你已经实现了平生的愿望,每天与亲友畅饮几场。
注释:
诗词背景: 黄滔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送别一位通过科举考试的朋友,表达了对其成功的祝贺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唐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通过科举考试意味着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首联以“十问九通”形容朋友的才华横溢,而“今时登第信非常”则直接表达了对其成功的赞赏。颔联和颈联通过地理意象的转换,描绘了朋友从考试到归乡的旅程,寓意着从紧张的考试生活到宁静的家乡生活的转变。尾联则以“知君已塞平生愿”表达了对朋友实现梦想的祝贺,而“日与交亲醉几场”则预祝其未来的生活充满欢乐和友谊。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祝贺和期待,通过描绘朋友的成功和归乡,表达了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十问九通”形容的是什么? A. 考试中回答问题非常准确 B. 考试中回答问题非常困难 答案:A
诗中的“吴门”指的是哪里? A. 苏州 B. 杭州 答案:A
诗中的“知君已塞平生愿”表达了什么? A. 对朋友失败的同情 B. 对朋友实现梦想的祝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