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人明经及第东归

《送人明经及第东归》

时间: 2025-07-27 15:15:20

诗句

十问九通离义床,今时登第信非常。

亦从南院看新榜,

旋束春关归故乡。

水到吴门方见海,树侵闽岭渐无霜。

知君已塞平生愿,日与交亲醉几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5:15:20

原文展示: 送人明经及第东归 黄滔 〔唐代〕 十问九通离义床,今时登第信非常。 亦从南院看新榜,旋束春关归故乡。 水到吴门方见海,树侵闽岭渐无霜。 知君已塞平生愿,日与交亲醉几场。

白话文翻译: 经过十次提问九次都能答对,离开义床,今天你登第真是非常之事。 也曾在南院看新科榜,不久就收拾行装回故乡。 水流到吴门才见到大海,树木侵入闽岭渐渐没有霜。 知道你已经实现了平生的愿望,每天与亲友畅饮几场。

注释:

  • 十问九通:形容考试中回答问题非常准确。
  • 离义床:指离开考试的地方。
  • 登第: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
  • 南院: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 新榜:指新公布的科举考试录取名单。
  • 春关:指春天,这里指科举考试的季节。
  • 吴门:指苏州,古代吴国的都城。
  • 闽岭:指福建的山岭。
  • 塞:满足,实现。
  • 交亲:亲友。

诗词背景: 黄滔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送别一位通过科举考试的朋友,表达了对其成功的祝贺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唐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通过科举考试意味着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首联以“十问九通”形容朋友的才华横溢,而“今时登第信非常”则直接表达了对其成功的赞赏。颔联和颈联通过地理意象的转换,描绘了朋友从考试到归乡的旅程,寓意着从紧张的考试生活到宁静的家乡生活的转变。尾联则以“知君已塞平生愿”表达了对朋友实现梦想的祝贺,而“日与交亲醉几场”则预祝其未来的生活充满欢乐和友谊。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十问九通”和“今时登第信非常”展现了朋友的才华和成功的非凡。
  • 颔联:通过“南院看新榜”和“旋束春关归故乡”描绘了朋友从考试到归乡的过程。
  • 颈联:通过“水到吴门方见海”和“树侵闽岭渐无霜”寓意着朋友旅程的广阔和生活的变化。
  • 尾联:通过“知君已塞平生愿”和“日与交亲醉几场”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水到吴门方见海”比喻朋友的前途广阔。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十问九通”与“今时登第”,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祝贺和期待,通过描绘朋友的成功和归乡,表达了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南院看新榜”:象征着科举考试的成功。
  • “水到吴门方见海”:象征着前途的广阔。
  • “树侵闽岭渐无霜”:象征着生活的宁静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十问九通”形容的是什么? A. 考试中回答问题非常准确 B. 考试中回答问题非常困难 答案:A

  2. 诗中的“吴门”指的是哪里? A. 苏州 B. 杭州 答案:A

  3. 诗中的“知君已塞平生愿”表达了什么? A. 对朋友失败的同情 B. 对朋友实现梦想的祝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王维的《送别》: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黄滔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定风流 和王定国二首一 次韵李秬双头牡丹 张杰以龙茶换苏帖 清平乐 次韵棠美甥昼眠 赠送张愈秀才 贵溪徐氏招隐园昔王表避乱居此山依之者数千 滨州道中四首 赠送澶州监酒税刘铨殿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疆拓土 日月不居 几字旁的字 包含厥的词语有哪些 民安国泰 撞府冲州 包含苋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高堂大厦 潜图问鼎 叹为观止 取信于民 三九之位 鬼字旁的字 影迹 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