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6
又真止堂一首
作堂肯以止为名,出处遥知讲已精。
纵使胸中横绿野,未应度外置苍生。
波颓公独能山立,漏尽人方喜夜行。
千载英雄须冷笑,孔明回首学渊明。
这座堂屋为什么以“止”为名,出处已久,讲究的道理也早已深刻。即使心中怀有广阔的理想,也不应该把责任抛在外人身上。大海波涛汹涌,只有那位公才有能力屹立于山巅,时光流逝,世人方才欣喜于夜间出行。千年之后的英雄们也只能冷笑,孔明回首时,却学习了渊明的淡泊。
刘克庄(1187年-1269年)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字梦得,号千里舟。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风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常以豪放的气概见长。
《又真止堂一首》是刘克庄在其隐居的环境中创作的,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与责任的深刻思考。他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安定。
此诗从题目到内容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在这首诗中,刘克庄通过“止”字,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对外界纷扰的超脱。诗中提到的“胸中横绿野”,意指心中拥有广阔的理想与抱负,但他并不认为这些理想应当抛弃民众的责任,而是要承担起对苍生的关怀。
“波颓公独能山立”一句,形象地表现出在动荡中仍能保持坚定立场的人物形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诸葛亮的智谋和坚韧。最后,诗人通过“千载英雄须冷笑”来表达对历史英雄的反思,说明即便是再伟大的英雄,最终也难逃历史的冷酷,借用孔明与渊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淡泊名利的重要性。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刘克庄对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也体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反思。诗人在平静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止”的探讨,传达出一种理想与责任并重的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淡泊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
“止”在诗中象征什么?
“波颓公”是指:
诗中提到的“苍生”指的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