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5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57:14
咏兰
作者: 释蕴常 〔宋代〕
目断山河恨莫裁,
折芳犹记小徘徊。
细看叶底春风面,
疑自幽篁影下来。
全诗翻译:
我目睹着绵延的山河,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恨意,似乎一切都无法改变。虽然折下了一枝兰花,仍然记得当初在花丛中徘徊的情景。仔细看那叶子底下的春风面貌,仿佛是从幽静的竹林中投射下来的影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蕴常,宋代僧人,擅长诗词,尤其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情感。他的诗风追求清新自然,常常通过植物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春天的午后,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感受到兰花的高洁与春风的温暖,内心涌起对过往的回忆与对人生的思索。
这首《咏兰》通过兰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开头两句“目断山河恨莫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山河辽阔,纵然眼前的景象令人心生惆怅,但诗人却将这一情感与对兰花的追忆结合,显示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第三句“细看叶底春风面”,细腻地描写了春风轻拂,兰叶微动的情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柔和与温暖。最后一句“疑自幽篁影下来”,则通过对竹林影子的描写,增添了一层神秘的意境,使得整首诗在清新之中又带有一丝幽远的哲思。
整首诗不仅是对兰花的咏叹,也是对生命、自然和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兰花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蕴含着对内心孤独的反思,强调了高洁品质的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目断山河恨莫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恨意
c) 忧伤
“细看叶底春风面”中“春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生命的温暖与希望
c) 失落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幽篁”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幽静的竹林
c) 高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