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3:16
登虎丘即事
九月凭栏已怯风,
鬓霜留我客愁中。
夕阳看尽烟生树,
野水无情天四空。
在九月的风中,我站在栏杆上,感到一丝畏惧,
白发的霜染着我的鬓角,让我心中充满了旅客的愁苦。
夕阳已经看尽了树上的烟霭,
而那无情的野水,如同天一样一片空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九月”和“夕阳”是常见的季节意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主题。
作者介绍:
释蕴常,宋代僧人,擅长诗词,作品常反映禅宗思想,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九月,正值秋季,诗人可能在游览虎丘时,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变迁与自身的孤独,借景抒情,反映了内心的感受。
《登虎丘即事》是一首描绘秋景与旅愁的诗作,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忧虑。诗的开头“九月凭栏已怯风”,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秋风的寒意,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气氛。接下来的“鬓霜留我客愁中”,则通过“鬓霜”的意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使得游子更显孤独。
在夕阳映衬下,诗人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秋景:“夕阳看尽烟生树,野水无情天四空。”此时的自然界与人的内心形成鲜明对比,夕阳的温暖与野水的冷漠,恰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种对比使得全诗更具层次感,令读者在欣赏秋景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孤独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怯风”意指什么?
A. 害怕风
B. 喜欢风
C. 忍耐风
D. 无所谓
“鬓霜留我客愁中”中“客”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旅人
C. 诗人
D. 家人
诗中“夕阳看尽烟生树”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哀伤
C. 愤怒
D. 无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