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0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09:28
《崇义里滞雨》
作者:李贺 〔唐代〕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这首诗描绘了在雨中滞留的情景,诗人感叹身在长安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落莫是谁家的子弟,感受到长安的秋意。壮年时怀有羁绊与遗憾,梦中泪流满面,白发早生。瘦弱的马在坏草上啃食,雨水在寒冷的沟渠中飘荡。南宫的古帘暗淡,潮湿的景象传递着签筹的忧虑。故乡千里之外,云脚在东天的尽头。忧虑之下,枕着剑匣安眠,客帐中梦见封侯的荣华。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风格独特、情感丰富而受到后世赞誉。他的诗多描写人生的孤寂与苦闷,常常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内心情感,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致酒行》等。
《崇义里滞雨》创作于李贺游历期间,在长安滞留时写成,反映了其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壮年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亦可视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崇义里滞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凉,诗人通过“落莫谁家子”的开篇,表明了自己无依无靠的状态,接着通过“壮年抱羁恨”引入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青春年华的惋惜。诗中“瘦马秣败草”一联生动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困境,增强了诗的悲剧色彩。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则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诗人心中的阴郁与无奈,展现了长安的秋雨带来的沉重氛围。最后两句“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远方故乡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渺茫。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体现了李贺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艺术魅力。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思乡与人生的无奈,表现了李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流露出浓厚的抒情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渺茫感受。
诗中提到的“瘦马”象征什么?
“忧眠枕剑匣”中的“剑匣”象征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李贺 vs. 杜甫
李贺的《崇义里滞雨》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但李贺的诗更显孤独与内心的挣扎,而杜甫则充满了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思考。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