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00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
作者:李贺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伯乐(指能识马的人)向前注视,内心却隐藏着无尽的思绪。如今只觉得白草满地,何时才能见到那巍峨的青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伯乐”典故源于古代,代表对人才的识别与重视,常被用来指代能够发现和重用人才的贤者。青山则是理想的象征,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豪放而富有个性。
创作背景:
李贺生活在唐代中期,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人常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忧愁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在表现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中,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这首诗通过伯乐的视角,展现了对识才与理想的深刻思考。开头的“伯乐向前看”暗示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但随后的“旋毛在腹间”则流露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诗人在感叹当今的状况:白草满地,隐喻着社会的浮华与浮躁,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失落。最后一句“何日蓦青山”,则是对理想的渴望,似乎在呼唤着一种理想的归属与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诗中所展现的情感与思考,深入人心,令人感慨,体现了李贺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刻洞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不满,展现了人内心深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伯乐在诗中象征什么?
“旋毛在腹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白草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李贺的诗更为直接而深刻,前者通过草的生死展现人生哲理,而李贺则通过伯乐的苦恼反映对理想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