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52:44
卖盐妇,百结青裙走风雨。
雨花洒盐盐作卤,背负空筐泪如缕。
三日破铛无粟煮,老姑饥寒更愁苦。
道旁行人因问之,试泪吞声为君语:妾身家本住山东,夫家名在兵籍中。
荷戈崎岖戍闽越,妾亦更里来相从。
年来海上风尘起,楼船百战秋涛里。
良人贾勇身先死,白骨谁知填海水。
前年大儿征饶州,饶州未复军尚留。
去年小儿攻高邮,可怜血作淮河流。
中原音讯绝,官仓不开口。
粮缺空营木落烟火稀,夜雨残灯泣呜咽。
东邻西舍夫不归,今年嫁作商人妻。
绣罗裁衣春日低,落花飞絮愁深闺。
妾心如水甘贫贱,辛苦卖盐终不怨。
得钱籴米供老姑,泉下无惭见夫面。
君不见绣衣使者浙河东,采诗正欲观民风。
莫弃吾依卖盐妇,归朝先奏明光宫。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2:44
卖盐妇,百结青裙走风雨。
雨花洒盐盐作卤,背负空筐泪如缕。
三日破铛无粟煮,老姑饥寒更愁苦。
道旁行人因问之,试泪吞声为君语。
妾身家本住山东,夫家名在兵籍中。
荷戈崎岖戍闽越,妾亦更里来相从。
年来海上风尘起,楼船百战秋涛里。
良人贾勇身先死,白骨谁知填海水。
前年大儿征饶州,饶州未复军尚留。
去年小儿攻高邮,可怜血作淮河流。
中原音讯绝,官仓不开口。
粮缺空营木落烟火稀,夜雨残灯泣呜咽。
东邻西舍夫不归,今年嫁作商人妻。
绣罗裁衣春日低,落花飞絮愁深闺。
妾心如水甘贫贱,辛苦卖盐终不怨。
得钱籴米供老姑,泉下无惭见夫面。
君不见绣衣使者浙河东,采诗正欲观民风。
莫弃吾依卖盐妇,归朝先奏明光宫。
卖盐的女人,身穿百结青裙在风雨中奔跑。
雨水洒在盐上,盐就像卤水一样,背着空筐的她眼泪如丝缕般流下。
三天破锅没有粮食可煮,老姑饥寒交迫更是愁苦。
路旁的行人因而询问她,她忍住泪水为君说出自己的家事。
我原本家在山东,丈夫是军籍出征在外。
我跟随丈夫崎岖艰难守卫闽越。
这些年来海上风尘四起,楼船百战在秋涛里。
丈夫贾勇英勇作战不幸身亡,白骨埋于海水之下,谁人知晓?
前年大儿征战饶州,饶州未复,军队尚未归来。
去年小儿攻打高邮,令人心痛的是他的鲜血流入淮河。
中原音讯断绝,官仓粮食不开口。
营地粮食短缺,木材落尽,营火稀少,夜雨中灯光微弱,令人泣不成声。
东邻西舍的丈夫都未归,今年我被嫁作商人妻。
春日里绣罗裁衣,落花飞絮愁苦在深闺。
我心如水,甘愿贫贱,辛苦卖盐也不抱怨。
挣得的钱买米供老姑,泉下见夫也不感到羞愧。
你难道没看到绣衣使者在浙河东,采诗正欲观民风?
不要抛弃我这个卖盐妇,归朝后先奏明光宫。
作者介绍:杨维桢,元代诗人,字用之,号山阴子,出生于浙江,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以诗歌和杂剧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民生的关怀,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战乱时期,表现了战火对平民生活的影响。诗中卖盐妇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苦难,突显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痛苦与离散。
《卖盐妇》是一首描绘平民生活与情感的诗,通过一位卖盐妇的视角,展现了在动荡时代中女性的坚韧与无奈。诗的开头即以动感的画面勾勒出卖盐妇的形象,青裙在风雨中奔跑,象征着她在艰难环境中不屈的精神。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她的悲伤与困苦,尤其是因丈夫与儿子征战而导致的家庭破碎与生活困窘,令读者对她产生深深的同情。
诗中不断提及的“泪”、“苦”和“愁”反映了女主人公心中的悲痛和无奈,她的坚韧和无怨无悔则表现了对生活的承受与担当。在对丈夫、儿子的回忆中,诗人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丈夫的牺牲与子女的征战让她的生活陷入极度的艰难。最后,诗中对“绣衣使者”的呼唤,表达了对政府和社会的期盼,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她们这些普通百姓困境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充分展现了战乱中女性的无奈与坚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卖盐妇的视角,深刻展现了战乱带来的家庭破碎与生活困境,表现了女性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与无奈。诗的情感深厚,既有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分析: 盐的意象不断出现在诗中,表现了卖盐妇的生活与生计,同时也隐喻着生活的苦涩。泪水则是情感的直接体现,表现出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助。青裙的描绘不仅是外在的形象,更是她坚韧不拔的个性的体现。白骨则是对战争的直接反映,令人心痛的死亡象征着家庭破裂。
诗词测试:
卖盐妇的丈夫在哪里工作?
卖盐妇的心情如何?
诗中提到的“绣衣使者”是指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