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引水行

《引水行》

时间: 2025-05-02 08:05:01

诗句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5:01

引水行

作者:李群玉 〔唐代〕

原文展示: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白话文翻译:

一条寒冷的玉石般的泉水流淌着,流出山洞,带着烟雾。
那十里长的暗流声响不断,走过的行人头顶上不断传来潺潺的水声。

注释:

  • 寒玉:形容泉水清澈透明,像寒玉一样。
  • 秋泉:秋天的泉水,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深萝:深山中的藤萝,营造出幽深的环境。
  • 洞口烟:指从洞口飘出的水气,像烟一样。
  • 暗流:指隐藏在地下或山间的流水,声音不断。
  • 潺湲:形容水流声,轻柔而连绵。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秋泉”、“深萝”等意象常用于描写自然景色,传达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是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兴盛之时,诗人借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引水行》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清澈泉水与幽静环境的完美结合。开篇“一条寒玉走秋泉”,以“寒玉”形容泉水之清,既传达了水的凉意,也暗示其纯净。接着“引出深萝洞口烟”,更是将泉水的流淌与自然环境的幽深结合,形成了浓厚的山水气息。

“十里暗流声不断”,诗人用“十里”这一夸张的概念,强调了水流的绵延不绝,此处不仅是对景的描写,也能引发读者对广阔自然的想象。而“行人头上过潺湲”则生动地描绘出行人走过时所听到的水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悠然。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透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李群玉在此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创造出一种自然与人相融的和谐氛围,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清幽的山水之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用“寒玉”比喻泉水,给人以清凉的感觉,突显了泉水的美丽。
  • 第二句:描绘出泉水流出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
  • 第三句:通过“十里暗流”的描写,强调水流的绵延和静谧。
  • 第四句:行人与水声的结合,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寒玉比喻泉水,形象生动。
  • 拟人:水声像有生命一般,不断流淌,给人以灵动之感。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对清澈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宁静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玉:象征清澈、纯净的泉水。
  • 深萝:象征幽深、静谧的自然环境。
  • 暗流:象征流动不息的生命力。
  • 潺湲:象征水声的细腻与柔和。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玉”在诗中比喻什么? A. 山石
    B. 泉水
    C. 树木

  2. 诗中提到的“十里暗流”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水流的声音
    B. 水流的长度
    C. 水流的颜色

  3. 下面哪个意象不是诗中出现的? A. 潺湲
    B. 深萝
    C. 青山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李群玉的《引水行》与王维的《鹿柴》均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前者侧重水流的描写,后者则侧重山的静谧。两者都展现了山水的美,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李群玉更显清新,王维则多了一份神秘与深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步虚词五首 其四 送客至城西,望图山,因寄浙西府中 和王明府见寄 又赋早春书事 送文懿大师净公西游 太傅相公深感庭梅再成绝唱曲垂借示倍认知怜…攀和 史馆庭梅见其毫末历载三十今已半枯…伏惟垂览 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 陈侍郎宅观花烛 又绝句寄题毗陵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樾荫 拘墟之见 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知青 口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鹤归华表 卤字旁的字 脱隙 迷迷荡荡 包含照的成语 車字旁的字 九旒冕 丰神绰约 赞声不绝 包含宏的词语有哪些 干尽 薰开头的成语 虎字头的字 包含坟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