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瑞鹧鸪·双银杏

《瑞鹧鸪·双银杏》

时间: 2025-05-02 13:17:23

诗句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7:23

原文展示:

瑞鹧鸪·双银杏
作者: 李清照 〔宋代〕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尽管如今的风韵和风采尚未成熟,但在酒杯前甘愿做橘子的奴隶。谁同情我这流落江湖的孤独,虽然我身姿如玉、肌肤似冰却依然不愿凋零。谁能教我摘下并蒂而生的双枝,醉后明皇依偎着美人太真。居士若是能开口,必然是想吟咏那两者的新风味。

注释:

  • 风韵: 风采与韵味。
  • 甘橘: 这里指的是甘甜的橘子,寓意甘愿为他人服务。
  • 流落江湖: 形容作者的漂泊生活,孤独无依。
  • 玉骨冰肌: 比喻美丽的身体,形容人的清冷和高洁。
  • 并蒂连枝: 形容两朵花同时生长在同一枝头,象征紧密的关系。
  • 醉后明皇倚太真: 指的是唐代明皇李隆基与王嫱(太真)的故事,暗含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她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表达女性的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她的作品常反映个人的遭遇与社会动荡。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晚年的漂泊岁月,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个人生活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诗中流露出她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流亡生活的无奈。开篇以“风韵雍容未甚都”引入,表达了她心中的一种未能实现的理想状态,接着以“尊前甘橘可为奴”描绘了她在困境中仍愿意甘心为他人所用的心态,显出了一种无奈且无所依靠的情绪。而“谁怜流落江湖上”则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孤独感与流离失所的悲哀。整首词在人情与自然之间,借景抒情,情感真挚而深沉。李清照用“玉骨冰肌”形容自己的美丽,实际上也折射出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结尾的“吟风味两家新”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一丝希望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韵雍容未甚都:描绘了作者的外在风采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
  2. 尊前甘橘可为奴:在酒席上愿意为他人服务,表现出她的无奈与屈从。
  3. 谁怜流落江湖上:感慨无人同情自己的漂泊与孤独。
  4. 玉骨冰肌未肯枯:自我欣赏的同时,表达出不愿意衰老的渴望。
  5. 谁教并蒂连枝摘:渴望能得到紧密的情感关系,象征爱情的美好。
  6. 醉后明皇倚太真:提到历史人物,暗含对爱情的向往。
  7. 居士擘开真有意:居士若是能歌唱其情感,表明她希望表达的情感。
  8. 要吟风味两家新:期待着未来的美好与新鲜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骨冰肌”用比喻手法描绘出美丽的形象。
  • 对仗: 词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居士擘开真有意”中给居士以情感,表现了作者的期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流亡生活的感叹,展现了李清照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反映了她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杏: 代表生命力与美丽,象征着持久的爱情。
  • 明皇与太真: 历史典故,象征着理想化的爱情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清照的字是什么? a) 易安
    b) 嫣然
    c) 清风
    答案: a) 易安

  2. 诗中提到的“玉骨冰肌”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美丽的外貌
    b) 丑陋的内心
    c) 凋零的生命
    答案: a) 美丽的外貌

  3. 诗中“谁怜流落江湖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爱情的甜蜜
    答案: b) 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1. 《李清照研究》
  2. 《宋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女词人研究》

相关查询

安仁道中二首 其二 舟中咏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 浣溪沙·和无咎韵 菖蒲 休日 老学庵自规 题庵壁 晨起 初冬 草书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愚妄无知 牙字旁的字 循名校实 形影相亲 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拂的词语有哪些 杀人灭口 火字旁的字 学玩 敛约 鼱鼩 养虎贻患 包字头的字 恣意妄行 龙字旁的字 包含髦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礼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