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45
《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人之为言,苟亦无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
人之为言,苟亦无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言的质疑和对信任的渴望。诗中反复提到“采苓”、“采苦”、“采葑”,意指在不同的地方采集植物,象征着人在生活中的探索与追求。每个地方的采集都伴随着对人言的思考,表达了对信任的渴望和对虚假言辞的排斥。
《采苓》的作者为佚名,创作于先秦时期。该时期的诗歌多以抒情和哲理为主,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写成,反映了人们对信任缺失的困惑和对真理的追求。
《采苓》是一首深刻反映人心的诗歌,诗中通过重复的形式强调了对“人之为言”的思考。诗人在不同的地点进行植物的采集,象征着人在生活中对真理和信任的不断探求。每次采集后,诗人都会对人言的信实性发出疑问,显示出诗人对世事的思考与不安。这种对信任的探讨不仅是对个体情感的细腻剖析,也是对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虚假言辞的不满和对真诚交往的渴望。这种情感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真诚和信任的重要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信任缺失的反思与对真诚关系的渴望,强调真实与虚伪之间的矛盾。
诗词测试:
诗中“采苓”象征什么?
诗人对“人之为言”的态度是?
诗的主要意象有哪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