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09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葛藤生长在楚地,蔓延在野外。
我美好的日子失去了,谁能与我分享?我独自一人?
葛藤生长在荆棘中,蔓延在田野。
我美好的日子失去了,谁能与我分享?我孤独一息?
靠着角枕,锦被华丽。
我美好的日子失去了,谁能与我分享?我独自迎接晨曦?
夏天的白昼,冬天的黑夜。
百年之后,归于故土。
冬天的黑夜,夏天的白昼。
百年之后,归于内室。
《葛生》的作者不详,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先秦诗歌多以《诗经》为代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伦理道德和自然景观。
此诗歌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与失落中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葛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全诗分为若干部分,前两节以葛藤的生长为引子,暗示生活的繁华与困扰。接着,诗人多次问“谁与”,可见其内心的孤寂和渴望与人分享的情感。后面的句子则引入了时间的主题,表现了人对生命轮回的思考。通过对“夏之日”和“冬之夜”的交替描写,诗人揭示了生命中的无常与变迁,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的哀愁。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采取了对称的结构,使得情感更加深刻。对葛藤的描绘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的隐喻。诗人在细腻的观察中,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失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深思。
全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生活状态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失落,揭示了生命无常的哲理,激发读者对时光流逝的深思。
《葛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角枕”象征什么?
“夏之日,冬之夜”反映了什么?
这些内容为读者理解《葛生》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包括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分析、鉴赏、解析和学习互动等方面。